第四百零二章 未来的市值 (第3/3页)
“上官局长手下这么多部门,有压力完全可以理解。”李兴文说。
上官玉华没再说这件事情,笑着把李兴文请进了办公室。
来到办公室后,上官英华赶紧让秘书泡茶。
“李总,这次来深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上官英华试探性的问道。
李兴文回答道,“上官局长,这次我就是来看一下盐田邮电局,随带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投资的项目。”
在上官英华面前,李兴文并没有隐瞒他的目的。
上官英华心里微微一凛,看样子李兴文对于合作的事情,还是比较在意的。
如此一来的话,上官英华就更要拿出诚意来了。
这次的合作,绝对不能让惠城的人给抢走了。
“盐田邮电局已经开始盈利了,这个速度快的有点可怕。”上官英华说。
李兴文微微一笑,谦虚道:“确实很顺利,只能说我们运气不错。”
“李总,这种事情光靠运气的话,说出去谁都不会相信的。”上官英华赶紧道。
李兴文微微一笑,“我认为时间太短,只能归功于运气了。”
“李总,我觉得你的改革方向和方法都是对的,才有这样的效果。”上官玉华说。
李兴文连忙摆手,“这才两个月时间,我们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观察一下。””
听到李兴文这样说,上官英华有点着急了。
这件事情要再拖下去的话,可能会出很多意外。
“李总,我觉得你这个方向完全可行,我们完全可以加深合作。”上官英华认真道。
李兴文故作惊讶,“上官局长,这会不会太着急了?”
“一点都不着急。”上官英华摇头道,“李总能够在两个月之内就让盐田邮电局转亏为盈,这样的手段太厉害了。”
李兴文连忙摆手,“上官局长,我觉得这很大一部分是归功于运气,具体还得再等一段时间再说。”
“我觉得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趁热打铁。”上官英华义正严词道。
看到上官英华这个样子,李兴文知道他是真的着急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兴文自然不会急着答应。
李兴文装作沉思了一段时间,脸上全是犹豫。
上官英华看到李兴文这个样子,心里十分的着急,却没有开口说话。
对于这件事情,上官英华确实是想尽快达成合作。
可是在李兴文面前,上官英华知道不能表现的太过于急切。
太过于急切的话,就完全丧失主动权了。
足足过了好几分钟,李兴文还是没有开口说话。
这一段时间对于上官英华来说,简直就是煎熬。
就在上官英华忍受不了的时候,李兴文总算是开口了。
“上官局长,不知道你所说的深入合作,具体是指哪一方面?”李兴文一脸认真的问道。
李兴文清楚的知道,上官英华所说的进一步合作,那就是跟深城邮电总局合作。
在这个时候,李兴文自然是要装糊涂,不能把事情说的太明白。
一上来就说要跟总部合作,这有点太急切了,绝对会让上官英华起疑心的。
上官英华赶紧道:“之前我们不是说好了吗?只要盐田邮电局能够盈利,飞龙和我们总部直接展开合作。。”
听到上官英华这样说,李兴文一脸的为难。
“上官局长,这会不会太快了?盐田邮电局的成绩只能说太过于偶然,不能把它当成普通情况来看。”
上官英华认真道:“李总,我相信你的实力,其他邮电局的成绩,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上官局长,我还是觉得要再等一段时间,风险实在是太大了。”李兴文再度摇头拒绝。
上官英华道:“李总,这是我们的诚意,你可以看一下。”
李兴文笑着接过来,仔细的看了起来。
上官英华所说的诚意,全是政策上的一些优惠和福利政策。
对于一般人而言,这绝对是非常丰厚的条件了。
只是对李兴文而言,他关心的并不是这些。
李兴文看完之后,放下文件并没有说话。
上官英华一脸的着急,“李总是有什么顾虑吗?可以直接说出来,我们能够解决的话绝对没有二话。”
“其实很简单,现在合作的话,飞龙冒的风险太大了。”李兴文直接道。
上官英华说:“李总说笑了,盐田邮电局两个月就能赚这么多的钱,根本没有多大的风险。”
“上官局长,你知道我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前期投入了多少钱?”李兴文问道。
关于双方之间的合作条件,上官英华是十分清楚的
盐田邮电局之前的债务,全部由当地政府负责。
从合作当天开始,邮电局所有的费用由飞龙负责。
对于飞龙而言,就等于是平白多了一个部门,多了一批需要养活的员工。
在于君浩管理期间,盐田邮电局是一分钱没赚。
李兴文为了维持运转,起码拿出了上百万。
幸好第二个月李一楠来了,才没有让邮电局继续亏钱。
李兴文的意思很明白,如果深城到底邮电局全部承包下来,前期投入的可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对一个商人而言,自然是需要冒很大的风险。
其实这一笔钱对李兴文而言,拿出来问题并不大。
李兴文之所以这样说,无非就是要表明做这件事情的困难。
只有这样,才能在上官英华这边拿到足够多的好处。
对于李兴文在盐田邮电局的投入,上官英华自然是清楚的。
毫不夸张的说,在没盈利之前,这就是一个无底洞。
李兴文施行的办法,上官英华同样用在了其他的邮电局。
效果方面的话,只能说不尽人意。
李兴文现在一口气投这么多钱,风险自然是不小的。
对于这一种担心,上官英华完全可以理解。
“李总,你前期确实投了不少的钱,我相信你的能力,最多三个月就能开始盈利了。”上官英华说。
上官英华一直给李兴文戴高帽子,就是想让李兴文尽快答应。
在上官英华看来,李兴文是很成功,可他毕竟只是一个年轻人。
上官英华如此夸赞,李兴文说不定头脑一热,直接就答应了。
只能说上官英华对李兴文的了解,还是不够。
李兴文要是这么容易上当,他今天就达不到这种高度了。
“上官局长,市场上瞬息万变,谁都不敢打包票的。”李兴文认真道。
上官英华说:“李总,不要妄自菲薄,光靠运气好是做不到这一步的,你的能力我不会有任何的怀疑。”
李兴文沉吟了一会儿,开始说出了他的想法。
“合作是没有问题的,我冒了这么大的风险,能够得到什么?”
看到李兴文这个样子,上官英华倒是一点都不意外。
如果李兴文身都不要,那才是让人以为。
“李总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提,我会立马向上级请示的。”上官英华直接道。
李兴文微微点了点头,“有上官局长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上官英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等着李兴文提条件。
“我需要邮电局的股份。”李兴文直接道。
听到李兴文的条件,上官应华一点都不意外。
对于商人而言,说再多都是没用的,只有拿在手上的好处才是最真实的。
李兴文投入了这么多的资金,自然是要拿到相应的报酬。
投入了这么对,回报自然是不能少的。
如果光是钱的话,李兴文恐怕根本就看不上。
有这些钱,扩大dvd的生产规模,李兴文赚的会更多。
只有股份,才能打动李兴文。
上官英华清楚的知道这一点,才会提前跟上级通气。
“李总,上次我们谈的是百分之十,不知道你想要多少?”上官英华直接问道。
李兴文沉吟了一下,“我想知道,现在整个深城有多少个邮电局?”
“接近三百家。”上官英华很快就给了回答。
李兴文微微点头,“如果按照这个数量的话,一家投资五十,我最少要投入两个亿。”
上官应华正想开口,却被李兴文拦住了。
“上官局长应该知道,五十万只是保守估计,这个数字只会更高,不会低。”李兴文说。
对于这一点,上官英华并没有否认。
“李总,你说的没错,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李兴文继续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深城邮电总局的注册资金,恐怕不到这个数的两倍吧?”
听到李兴文这样说,上官英华有一点尴尬。
“确实没有达到这个数。”
李兴文感慨了一声,“按照这个数来算的话,就算我把半个深城邮电总局买下来,都是没问题的。”
“李总,国企的账不是这么算的。”上官英华立马道。
光从注册资金上面看,李兴文说的确实没有错。
可是深城邮电总局在这里的经营,涉及到方方面面。
光说注册资金的话,是非常不公平的。
不说其他,光是邮电局的那些用地,就是很大一笔开支。
对于这些开支,政府方面给了最大的优惠。
如果是民营企业使用的话,收的钱可不止这么点。
现在李兴文要拿股份,自然不能按照这个数来算。
李兴文微微一笑,“上官局长,这一点我自然知道,我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百分之十的股份是不够的。”
“李总,不如说一下你的想法。”上官英华问道。
上官英华现在很好奇,李兴文到底要多少股份。
李兴文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伸出
了三根手指头,“两亿换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这个价格在外人看来,李兴文可能有点吃亏。
不过对李兴文来说,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要知道后世的深城邮政局,市值达到了二十多亿。
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就意味着七亿多。
李兴文只需要持有二十年,这笔钱就能翻三倍多了。
这样算下来的话,李兴文根本就不亏,反而是大赚特赚。
当然,现在谁都不会想到邮政局会发展的这么好。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邮电局是包括邮政和电信两个部门的。
李兴文刚才算的那个市值,只是关于邮政部的。
至于电信部门的话,市值就更高了。
李兴文投这三亿进去,翻个十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这么赚钱的生意,李兴文自然不会错过。
对于李兴文这个提议,上官英华表现的是一脸凝重。
其实在上官英华心里,已经答应了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