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铸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四章 铸剑 (第2/3页)

口开锋后接着用细锉将刃口修复平滑、整齐。

    淬火前的准备,也称敷土烧刃,用数种材料捣碎成粉,用干净雨水调拌成黏湖状,涂在剑身上,刃口与剑嵴部分敷土厚薄是不一样的,敷完土后放阴凉处,风半干才能淬火。

    而最后的淬火现称热处理,刀剑的淬火是赋予剑的第二次生命,淬火工序中稍有差错,前边数十天的努力在剑入水那一刻就付诸东流了。淬火的水同样大有讲究,必须是石头山泉水,甘甜清冽的较好,用这种水淬火研磨后,剑身如冰,清冽透骨、寒气逼人。用筛选后细碎的松炭火,均匀地将剑身加温至合适的温度(不同的钢、不同的温度)迅速插入泉水中,淬火需要长年累月积累的经验才可以成功。

    淬火后的剑身会严重变形乃至弯曲,因淬火后剑身奇硬,韧性十足,将其锻打校正的过程较为艰难,一锤偏差就能使剑身断裂或崩口。所以只能用木锤,把剑身放在硬木上敲打。校正的过程中,稍有断裂即宣告失败。

    经历层层考验而未报废的剑,才是王者归来,先粗磨,用大力气在粗磨石上,磨去淬火时留下的一层厚厚的硬壳。再细磨,磨到三百目,接着五百目、八百目、一千目……磨到三千目,再用四、五千目的研磨石手工研磨,直至剑身夹钢明显、纹理清晰、有镜面效果为止,磨剑过程漫长,要求心神安静方能达到境界。

    至于剑鞘的制作就比较复杂。

    挑选油性高、密度大、木纹漂亮的红木,大红酸枝、花枝、花梨,锯成八十公分长,六公分宽,十五毫米后的板料,将研磨好的剑身平压在板上,用铅笔画出健身的实际尺寸,再用宽口凿子按线路挖出多余木屑,两块挖好后合体,以剑身插入合适为宜,用鱼鳔小火熬成的胶粘合牢固后,再打磨,整型。

    鞘柄配件的制作配件有铜的,铁的,银的还有金的,每个朝代的款式也大有不同,用纸料按实际尺寸剪出大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