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零七章 朕不回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零七章 朕不回去! (第2/3页)

哪怕只是一点纰漏。

    大明的战士们会不会崩塌?

    朱由校可不愿意去赌这些人性。

    毕竟在浑河之战中奠定了明军惨败的人,恰好是一开始不愿意为建奴手中刀,将炮口面对自己袍泽的明军降卒。

    他们开炮的原因只有一个。

    李永芳加钱加够了!

    而将主战场的指挥权交给这些在本时代本该光芒万丈的名将们,就是朱由校的选择。

    毕竟说到底,曹文诏也好,黄得功也好,甚至是自己面前的袁崇焕,他们都有着冷兵器时代战争的经验。

    战术方面,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他们缺的只是大局观和战略观,偏偏大局观和战略观,自己这个皇帝有。

    不仅仅有,自己这个皇帝的身份能够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来让他们依照自己的意思,依照自己的蓝图去行事。

    甚至万一这些家伙出了纰漏,自己这个皇帝还能跳出来力挽狂澜!

    怒刷一波声望!

    不愿意随便去指挥一场大规模的冷兵器时代战役归不愿意,可是这只是建立在朱由校对于未知事物的担忧而已。

    真的要打起来,朱由校认为自己全程关注之下出现的战役,自己还是有能力兜底的。

    更何况身为天子,朱由校很清楚自己没法子天天带兵打仗,即便是汉武帝那样一言可定天下事的高度集权君王,也只能培养霍去病,将霍去病当成最完美的自己,送上战场。

    朱由校这个大明天子,又怎能在获得帝位之后,还亲自领军杀敌呢?

    虽然说大明朝太祖,成祖,甚至是明宣宗,明武宗都有过成为皇帝之后亲征巡边的经历,可是朱由校明白一个事儿。

    太祖成祖他们御驾亲征打的都是国运之战,就比如朱元璋跟蒙古人死磕,朱棣也同样是暴揍蒙古把蒙古从帝国打回部落。

    可是看看安南之战等战役,朱棣打了吗?

    没有!

    因为没那个必要!

    天下事物轻重缓急还是需要拿捏住的。

    能够培养出来人才,同样是本事,更何况朱由校是个开了挂的人,他知道原本历史上哪些人是有大才能够发光发亮的。

    虽然说史笔如刀,其中掩埋了无数的真相,更是埋没了无数的英才。

    但是至少这一份名单提供了,比摸着石头过河还是要强些。

    哪怕是依旧需要朱由校这个皇帝去接触,去了解,可是至少有了明确的目的比起盲目的瞎找要强得多。

    大明,终归是大明。

    想要维系大明的统治,想要维系汉人最后的血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