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只是 (第2/3页)
这些名臣当中,又有几人做过于国于民有利的事情?
不干实事,方为名臣,这等名臣,老夫不屑为之。
老夫向往的是前汉,向往的是盛唐,向往的是范文正,向往的是张文忠!
做实事被骂,那又有何妨?至少百姓,会记得老夫,至少天下,能够安生。
老夫一人名节毁了又如何?能让大明战士少流点血,能够让大明百姓少破点家,老夫哪怕是粉身碎骨又能如何?
大明朝不仅仅只有于少保一个甘愿粉身碎骨浑不怕的人,老夫,亦是!
老夫一家,自洪武二年之后,就以武功世袭睢阳卫百户,本就是武人世家!
也就是祖辈艰苦,方才算是入了文人的眼中,妥协而出了一个三世司马六世永绶的名头。
可是对大明,老夫一家又做了些什么?
如今报国之时已到,老夫岂可因为一人之名节,一家之荣辱,而弃之不顾?!”
说完这番话之后,袁可立挥了挥手,驱散了面前的酒气,将手按在了卢象升的肩头。
一字一句道:“建斗,老夫记得,你在京师当中,可是当众敢于向锦衣卫挥刀之人,更是觉得山西无战事,想要投了辽东报国之人。”
“如今怎么?连这种大快人心之事,都不愿意去做了吗?”
“想想沿途我们见过的斑斑血迹,累累残骸!”
“想想沿途上那流离失所的百姓,还有无数的难民!”
“他们,才是我们的同胞!建奴,不过是奴酋耳!”
“京师里的大人们,总喜欢说家国天下,他们将家,放在了最前,最要紧的地方。”
“可是他们却忘了,若是没有大明国,他们还是蒙古人的奴隶!”
“没有这个国,他们的家在哪?古人早就说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很简单的道理,他们就真的不懂吗?”
袁可立的一番慷慨激昂,如同醍醐灌顶一般,让卢象升明白了一个铁一般的事实。
那就是,干实事的人,还真就没几个在中枢的。
东林党人争权夺利,搞的国家乌烟瘴气,身为天子的天启帝甚至需要亲自扶立一个太监和所谓的君子们去唱对台戏!
袁可立的话,卢象升只觉得一点错误都没有,大明早已是哀鸿遍野,无数百姓成了奴,而京师之中,却是依旧歌舞升平,一片繁荣气象。
做实事的人,都去哪了?
都不得喜欢,被撵出来了!
守土卫国的将士们,成了权贵们不用花钱的私兵和苦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