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哟?熟人? (第2/3页)
朱由校眯了眯眼睛,十三山的人马全部撤出来了,留下的只有废墟和建奴人头铸就的京观。
这说明,曹文诏他们的任务,算是成功一半了的。
瞥了一眼面色逐渐红润起来的左宗明,朱由校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何会出现在这弘螺山口?”
左宗明长吸一口气道:“因为草民想要和山海寨人马碰头,好和他们一同回明,所以草民一路让兄弟们跟着草民,寻找十三山人马的行踪。”
“数万人的迁徙,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居然能够从建奴眼皮子底下穿越锦州,就仿佛锦州成了空城一般,就连草民的人马,也能够顺利通过小凌河,直达松山堡。”
“幸好草民兄弟中有擅长追踪之术的人,渡河之后一路追寻蛛丝马迹,追随山海寨的人马到了望海台。”
“当见到望海台分兵一路前来宁远之后,我等也存了投名状的心思,跟了过来,但是为了避免被山海寨的人马当作敌军误杀,我们错开了时间差,来得晚了几个时辰。”
“当我们赶到的时候,宁远之围已解,建奴大部逃窜,然而我们发现了李山营的踪迹,准备截杀李山营!”
“既然十三山的人马都分了兵,那么草民觉得,想要纳投名状入伙,没有必要李山营更好的选择了,李山营早就成为了建奴的鹰犬,为虎作伥,肆虐辽地,早就让无数百姓苦不堪言。”
“带着他们的人头,去宁远城,在草民想来,应当也能换个不错的前程。”
这番话一出口,朱由校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看来这左宗明还是个聪明人,知道纳投名状来换功劳,可以争取到更多日后的话语权。
不过听着左宗明的这些解释,朱由校倒是松了一口气。
并不是曹文诏的任务失败了,而是曹文诏将大部分人马都安排在了望海台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甚至还能以船只通过海面将望海台的军民送去兴城的地方。
至于为什么锦州沿线的防御松了,朱由校倒是觉得不奇怪。
毕竟皇太极知道自己身在蒙古,对于西线的防御自然是重视的很,在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