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二章 儒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二章 儒行 (第3/3页)

机应变。

    二人朝着城楼上走去的路途中,孙承宗突然低声提问道:“陛下,为何对儒生,对文人,有着这般大的敌意?”

    “这个问题,老臣,在得知陛下是在有意放纵魏忠贤乱政和东林唱对台戏的时候,就已经想问了。”

    朱由校白了一眼孙承宗,笑道:“老师,你也是东林出身,袁可立也是文人儒生,你看朕,对你们的重用,对你们的保护,可有一丝不到位?”

    “儒家能在泱泱华夏流传数千年,成为主流学说,当然不会是什么泛泛之辈,何况,朕也是读儒生之书长大的。”

    “不是么?”

    朱由校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和煦,可是孙承宗,却从中听出了一种刺骨的寒意。

    天子对儒,没有意见,只是对如今的儒,有意见罢了!

    “老师,其实朕也有个问题,想问问你。”

    “因为你作为大儒,儒门公认的大儒,想必可以回答朕的问题。”

    孙承宗轻轻点头,放慢了自己的脚步,低声道:“陛下,请问。”

    “老师啊,朕记得,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中,有一篇儒行,其中有几句话,朕记得很清楚。”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

    “儒有不陨获于贫贱,不充拙于富贵。”

    “老师,你可否教朕。”

    “为何学着这些东西的儒生,在现在,却大部分都成了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功利之徒呢?”

    “好好做学问,好好的让自己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不好么?”

    “满肚子圣贤书,莫不是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朱由校的一连串引经据典,让孙承宗顿时不知该如何作答为好。

    因为天启帝说的,是事实。

    出身东林的他,太清楚如今的东林,到底是何模样了!

    看了看孙承宗青白难辨的面庞,朱由校轻笑一声,如同质问,又如同自言自语一般轻飘飘的说道:“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如今数道,已经被贬斥为末流,射御之道,亦为所谓君子不齿。”

    “这些君子,配称君子么?”

    “这些儒生,难道真配自称为……儒?”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