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8【猴子掀起的故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38【猴子掀起的故事】 (第2/3页)

取经。”阿米尔辉被她一说,也有些疑惑起来,《西游记》的创意基础追溯起来,是建立在《大唐西域记》上,那么,孙悟空的灵感会不会来自印度传说呢?

    而神猴哈努曼的故事见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神猴哈奴曼是主人公之一,其成书时间大约不会早于公元前300年。大致是说一只顽劣的猴子被天神感化,成为罗摩王子的军师,在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哈奴曼不仅在印度家喻户晓,而且在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心中亦敬他为英雄。

    和孙悟空的故事的确很像。

    而形貌上,相传,哈奴曼可飞腾于空中,其面容和身躯可随意变化,能移山倒海。又说,哈奴曼面如红宝石,毛色金黄,身躯高大,尾奇长,吼声如雷,力大无比,可移动山岳,可捕捉行云。

    阿米尔辉眼里掠过一丝讶然,印度只有口述历史而缺乏文字记载,这就形成了印度文化的两大特色:一是这里喜欢用神话传说来解释历史;二是因为宗教太多,加上地域的不同,所流传的版本也不一样,即使同一件事,给历史学家的考据带来了难以给出标准结论,最终通常都是“差不多啦”。

    路上阿米尔玉成为了一个合格的旁听者,阿米尔辉则是一万个为什么,迪克西特的角色就成为了解答专家。“本姑凉,我告诉你吧...”

    别看她年纪不大,一件事自己不用正面解答,而是给阿米尔辉讲一个恰当的神话故事做答案;而当阿米尔辉对这神话本身提出疑问时,迪克西特便会讲起另一个神话来解释,支撑她的讲解。

    这对从小长在印度,却学习中方文化的阿米尔辉学习良多。似乎世事万物都对应着一个或多个神话故事,而这个国度的真谛就掩藏在这些恒河砂砾一样多的神话传说中,依稀可见而又朦胧婉约!

    阿米尔辉笑容温润儒雅:“真是奇妙。”

    迪克西特面色雀跃,走到镇上后,走路都是跳跳转转,在彩裙下就像一朵小彩旗,“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