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形同陌路 (第2/3页)
纵是野利遇乞千不甘万不甘,也不得不放弃到手的大功,回师救援西宁。
在野利遇乞走了之后,原本还留下一千余军士继续堵截山谷中的张玄义军。
可不想赤岭的突然告急导致野利遇乞又一次回援,可这一次没有上次那么好运,野利遇乞最终葬送于湟中。
等野利遇乞覆灭后,留守在拉嵴山一带围困张玄义军的剩余夏军顿时没了主心骨。
最终为避免被金军包围,拉嵴山一带的夏军便放弃了对张玄的围困,转身向东部逃去。
等没了夏军的围困后,张玄所部又重出山林,盘踞拉嵴山一带。
逃过一劫的张玄眼见夏军大势已去,转而迎来了更加难对付的金军。
张玄在仔细考虑后,拒绝了下属提议东进的意见,转而退守拉嵴山中坐视局势发展。
等到三月十二日,金军已经占据西宁以西所有河湟地区,河湟西部一带除了金军外,就只剩下张玄义军唯一一个敌对势力了。
】
当然说敌对势力也不全对,义军对金军来说算不上朋友也算不上敌人,何去何从皆在义军一念之间。
所以当金军稳定局势后,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义军身上,进而事情就变得微妙了起来。
如果义军敌视金军,那金军自然少不了与其做过一场。
如果义军可放弃独立自主性,接受金军的收编,那自然就可免去一场刀兵。
所以最终的选择不在金军而在义军,到底是接收金军的收编还是继续保持独立王国,这便是义军要考虑的大事。
张玄的心思其实不言而喻,张玄不管在之前还是现在,一直是敌视金军的。
虽然当初迫于形势没有追究李维凉自做主张联系金军的事情,可如今摆脱了危机,张玄的心思又重新活络了起来。
张玄虽没明说,可意思已经摆在脸上,以抗金而自立门户!
与张玄的抗金主张不同,刚刚回到义军的李维凉就主张接受金军收编。
除了张玄与李维凉二人的不同意见外,义军内部还有一种不抗金而继续保持自立的想法。
这个想法也是义军内部最主流最多的想法。
如果说没与夏军打仗之前义军还有与实力不匹配的野心的话。
可与夏军几次战役过后,义军狼狈的战绩,也让义军收了不该有的心。
区区几千夏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