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一十一章国库亏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百一十一章国库亏空 (第3/3页)

,直士就当真了?

    直士不清楚,难道枢相也不清楚吗?

    从大庆元年到天庆七年,这六十多年间,黄某一直依附于户部。

    替朝廷代收粮食,或变卖粮食,或替朝廷运输军粮,以换取其他物资的商道。

    世人皆以为黄某依附户部发了大财,富可敌国比之国库也绰绰有余。

    可又有谁知道,黄某在这六十年间,上交户部以及朝廷各衙门,上下打点大小官吏所用几何?

    这几十年以来,历任户部尚书,兴庆府的知府,中书省、枢密院的宰相,那个没从黄某这里伸过手!

    李氏宗亲又有哪个没从黄某这里吃过喝过?

    就是仁宗朝时,朝廷历次的赈灾军需,又那次没有黄某捐献出资,替朝廷摆脱困局?

    直士不是想知道钱财粮食被黄某藏哪了吗?

    好,黄某告诉直士,书房的左边书架第三排中,有一本《尚书》!

    此书中通过暗语就能对出黄某历年来的账目,这是黄某上交户部和兴庆府衙门,以及中书省的最后一批账册。

    四任宰相,五任尚书,唯高枢相、令公与黄某无账目往来,亦唯高枢相一人未取黄某一分一厘。

    朝廷三省衙门唯高枢相堪称国朝大吏,朝廷良相,其余衮衮诸公皆不足道也。

    黄某布衣粗食凡六十年,共替户部收支粮食四百余万石!

    历年上缴户部共计二百一十万石,各任官员分利一百万石!

    所余之九十万石救灾,送礼,替陛下填充内库,替宗亲兼并田地,如今所剩以无丝毫!

    富可敌国的名头不过是黄某艰难维持至今罢了,每日辛劳,深夜亦不敢稍歇,将各项开支一一记录在账。

    直士可仔细查看账册,看一看黄某将家财粮食到底藏哪了!

    我大夏拥有丝绸之路以及河套之利,倘使朝廷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各级官员清廉自守。

    开丝绸、白盐、畜牧通商之路,仅此三项即可富甲天下,何至于今日之国库亏空!

    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黄某今日之结局皆意料中事。

    然以黄某数十年倍受盘剥所剩之家财,果能填补国库之亏空否?

    直士见此账目必将大失所望也!

    现今战火一起,河湟受于白灾,唯有朝廷另想良策,为前方筹募军饷,或可减罪于天下。

    否则,黄某先行一步,俟诸公锒铛于九泉,此日不远矣!”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