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五章南宋十大主力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零五章南宋十大主力军 (第2/3页)

,赵构将五支宣抚使军肢解,将五支宣抚使军调整为十个统军司统辖。

    冠以“御前驻扎”的名号,表示他们直属皇帝,习称“驻屯大军”“驻屯大兵”。

    各路驻屯大军的统帅称为“都统制”其官署名称“都统制司”。

    但名号的改变并没有改变驻屯大军的藩镇属性。

    因为驻屯大军常驻边境第一线的原因,藩镇化不止没有减弱,反而更加严重,其有称“沿边之兵尽归大将,帅臣反出其下”。

    故南宋朝廷为了改变这一危险局面,以神武军取代御前班直成为皇帝宿卫亲兵。

    后来更进一步改神武军为殿前司军,削弱驻屯大军兵力,增加殿前司军兵力多达七万余众。

    南宋的文官为了压制武将,眼见驻屯大军插不上手,便在临安重设三衙军,人数高达十多万,让临安朝廷终于有了一支嫡系军队。

    三衙军与驻屯大军皆为御营,但两部属于平等地位,三衙军驻临安附近,驻屯大军驻沿边。

    十支驻屯大军分别驻扎在陕川地区以及长江沿线各州府。

    其中在陇南以及四川驻有三支驻屯大军。

    分别为兴州都统制司、兴元府都统制司、金州都统制司,这三部大军人数多达十二万,多数是由吴玠两兄弟所部改编而来。

    这三部同时也是藩镇化最严重的军队,多由吴家人世袭统领,临安派来的人根本指挥不动。

    这也是为什么在西北用兵必须是吴曦为帅的原因。

    长江中游地区,在鄂州、荆南(江陵府)、江州等三地驻有三支驻屯大军。

    分别为鄂州都统制司,江陵都统制司,江州都统制司。

    其中鄂州五万余兵,江州一万,江陵两万。

    这八万军队,多为岳飞所部改编而来。

    因为岳飞被杀的原因,此三部兵权被临安收拢的最彻底,属于朝廷嫡系军队。

    长江下游地区设有三支驻屯大军,分别为建康府都统制司,镇江都统制司、池州都统制司。

    其中建康府五万余兵,镇江四万七千人,池州一万两千人。

    此三部多为韩世忠、刘光世所部改编而来。

    这三十万驻屯大军,以及临安十多万三衙军,共计四十多万大军就是南宋的全部主力了。

    而这十支御前驻军军制方面也与北宋军制不同。

    南宋御前驻军最高编制为大军,大军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