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八章风起云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零八章风起云涌 (第3/3页)

求之孙,修武郎、江西兵马都监赵善应长子。

    赵汝愚早有大志,曾说:“大丈夫留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及第。

    历任签书宁国事节度判官、秘书省正字、集英殿修撰、知福州、吏部尚书等职。

    宋孝宗崩逝后,赵汝愚策划实施“绍熙内禅”,奉嘉王赵扩(宋宁宗)即位。以功升任右相,与留正同心辅政。

    庆元元年(1195年)遭韩侂胄诬陷,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

    庆元二年(1196年),于衡州暴卒(一作服药而死)。

    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被杀,朝廷复赵汝愚原官,赐谥忠定,追赠太师、沂国公。

    宋理宗时,配享宁宗庙廷,追封福王,后改周王。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汝愚自从去年奉赵扩即位以来,本以为可一展自己毕生抱负。

    却不想赵扩因与韩侂胄常年厮混,被韩侂胄影响深远,自己几次进言,都被赵扩漠视。

    如果是私事倒也不让赵汝愚心累,但偏偏私事上无碍,公事上却出了问题。

    韩侂胄权利心极重,容不得其他人与自己平起平坐,且又一直是一个激进的北伐派人。

    而赵汝愚却不赞同韩侂胄盲目不看现实的北伐。

    在赵扩愚看来,金国兵强马壮,粮草丰盛,政通人和。

    而南宋自己,武备废弛,士卒久经不练,粮草短缺,国内各派争斗,根本没有北伐的土壤。

    贸然北伐只会招来祸患。

    对宋国自己来说,最好的路数应该是守,而不是攻。

    正因为赵汝愚与韩侂胄二人的政见不合,在宋国朝堂之内便发生了赵韩两党之争。

    赵党为绥靖派,韩党为北伐派。

    两党因政见不合,经常相互攻伐,将南宋朝堂搅了个乌烟瘴气!

    因为赵党的阻拦掣肘,让韩党领袖韩侂胄起了彻底干掉赵汝愚的心思。

    自元庆元年以来,韩侂胄以自己与赵扩的关系,影响赵扩不再待见赵汝愚。

    赵扩对赵汝愚的疏远,让赵汝愚察觉到了危险,几次想要做出改变,均无功而返。

    这一次金国北伐草原的消息传来,将赵扩惊吓,让赵汝愚看到了改变当前局势的转机。

    赵汝愚趁着韩侂胄还没反应过来之前,立刻出班奏禀道:“启禀官家……”

    ……

    ------题外话------

    感谢:静静的…、帝国星辰、书友20210817150112622、书友150529225316254,对本书的积极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