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1章 合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41章 合作 (第3/3页)

  比如说,童沐熙很快就和刘长江达成了另一个合作。

    刘长江工地上,现在已经是一百多人,生活费标准,是每人每天三十块。就算只按一百人算,每天就是三千块,一个月就是九万。一年下来,也是百万左右。

    每一天需要消耗的蔬菜、肉食、大米甚至油盐酱醋,都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东西,童沐熙都可以从三雅市送到工地上去。

    对于刘长江这边来说,经常去县城买菜,麻烦、不方便,而且也贵,还要专门安排人和车经常跑。

    童沐熙这里,她安排人从市里边儿送过去,距离不远,也很新鲜,甚至还比县城里边儿的便宜一些,对于刘长江来说也是好事。她从中间赚个二三十万,也是没有问题的。

    每一项赚的不多,但项目还多。

    既赚钱,也算是互相方便、互利互惠。

    谈成这些合作的原因,可以说就是几顿饭、几次喝茶聊天,也可以说是因为韩心语的同学关系。

    但最重要的是,两人已经算是见过面,通过那次简单的聚会,算是已经认识在先。

    对于那次聚会,说起来,刘长江和童沐熙之间几乎是没什么交流,和其他的很多人也都没什么交流。

    说得直白一点儿、偏执一点儿,那不也是属于嫌贫爱富吗?

    贫居闹市无相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许多年以前的道理,现在、未来,依然适用。

    说起来很俗、很残酷、很负面。

    可为什么,有此感触的人那么多?

    所谓人性,

    所谓凡尘俗世,

    所谓客观规律。

    存在,必然有理。

    嫌贫爱富这事情,不是属于正能量。

    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都是正能量。

    有阳光,必然会有黑暗。

    有黑暗,自然也有阳光。

    在那次聚会上,并没有嫌贫爱富的过激行为。童沐熙更是表现得中规中矩,很是圆滑。

    要不然,也没有今天的合作。

    负能量存在,人之一生,也多半会是必然经历。只要坚持正能量,负能量也可能转化为正能量。

    就像刘长江和童沐熙之间,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到现在的合作,那不就是从负面、转为正面的例子吗?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