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见得不多的书生 (第2/3页)
秉昆同志的履历,我们也都看了,也都很满意!”
不要被这样的官腔迷惑,因为过高的开头,就意味着后面并不顺利。
果然,李社长话锋一转:“可是你们也知道,现在的情况,我们安排不了新人进来。就是老人儿,也都发工资困难呢。”
姚立松频频点头,再把询问的眼神看向周秉昆。
他说的这些,倒也基本是实情。
因为组织结构和管理沉冗,老职工都抱着铁饭碗混日子,甚至该退休的年龄都不退,新人哪里进得来呢?
至于发工资困难,上述情况下,要是发工资正常,那才叫奇怪呢。
“李社长,我倒也不用您太为难。”周秉昆接过话来说,“我这边主要是家庭方面有困难,所以想尽快调回来。至于具体岗位,我并不在意。”
姚立松见他下定了决心,自己也来个爽快。
“李社长,秉昆的事儿,是兵团领导特意让我过来亲自联系的。”他先指出大领导的压力,再温和地说,“这茅台酒,是我老婆买的;这两根人参,是我自己存的。”
李社长自然知道是明副政委亲自安排,再听到姚立松这样说,不禁诧异地看向周秉昆。
“秉昆是我的好兄弟,我们的关系没的说。”姚立松干脆地说,“所以我既是要完成领导给的任务,又要为朋友出力。”
说完,他把手边的手提包,放在了李社长的脚下。
既然不能推拒,李社长也不再说什么。
愁眉紧锁着思索一会儿,他看向周秉昆:“秉昆,你是想来总部,还是,”
“社长,感谢您的厚爱。我刚才也说了,只要我能胜任的岗位和部门都可以。”周秉昆说着,再犹豫着说,“我看过《金土地》这份杂志,”
《金土地》杂志的效益并不好,李社长听他主动提及,立刻满口答应下来:“好啊!周秉昆同志,这个杂志社很好啊!你在兵团农场工作过,跟这份杂志真是有天然的联系和缘分呐!”
姚立松觉得出版社总部尚且如此,一份普通的杂志,效益肯定更不会太好,就冲周秉昆略微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