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134章:集资换房 (第1/3页)
刚走出院外,破烂侯就扯开嗓子练了一下:“收破烂儿,有破烂儿的我买!”
一路上,他开心地吆喝着“有长裤长靴的我买,有破烂的我买……”。
阎解放对他很尊敬,老实地并肩走着。
破烂侯几次让他“离我远点儿”,阎解放答应一声后,随后还是跟在旁边。
数次之后,破烂侯也不再理会,自顾吆喝着,心里其实是很高兴的:这个徒弟收的好!很坦荡。
两人在胡同里穿行,走过一片街区后,来到了大槐树胡同。
这条胡同的宽度,大致与阎解放现在居住的茂盛胡同差不多,算是比较宽敞的。
这么看,说明这条胡同的人家,最早都是官贵的住户。再以此推论,这条胡同里的各个院子,也比普通百姓聚集区的院子面积要大得多。
四合院从外面来看,虽然也有院门大小的区别,但这不是绝对的。
看上去就很阔大的院门、院落,现在里面不是机关单位,就是官员。
普通大小的院门,也藏着别有洞天一般的不同景致。
走到一处院门口,破烂侯把肩上的麻袋放了下来,转头对阎解放说:“怎么样?”
只是院门而已,阎解放就已经可以借此一窥内情。
院门相对较大,青石台阶有规整的三级。院门两侧,各有一个石鼓,算是门墩。
木质的院门,暗红色的油漆早已斑驳。一颗颗锈迹斑斑的门钉,裸露在灰土色的木门上。
“不错。原来应该是个大户!”阎解放低声说。
破烂侯得意地笑笑,随即就抬手拍打木门上的铁圈门环。
“啪啪”两声之后,他大声喊:“老赵,老赵!”
“哦,来喽,来喽。”里面传来回应声和脚步声。
“咵啦”一声,院门的木门栓被拉开,一个五六十岁的男人,出现在门口。
“这是赵家老二,赵德发。”破烂侯做着介绍,“这是来您家‘看看’的阎解放。”
打招呼问好后,赵德发和阎解放握了手:“进来聊,进来聊。”
进了院子,阎解放觉得身心都为之开朗。
这是一个独院,相较普通的院落,要大出三分之一。
东西南北四间大屋,都是传统的隔间。比如正面的北屋,由东间屋、西间屋、堂屋,另有两个耳房组成。
院子里有一株大枣树,在冬天阳光的照射下,把稀疏的树枝影子,投放在了院里的土地上。
“这院子够大的了吧?”破烂侯笑呵呵地问。
“嗯嗯,挺宽敞的。”阎解放说着,转头对赵德发说,“赵叔叔,能看看屋子吗?”
“北屋我老父亲住着,”赵德发招手邀请,“我住在西屋,就在我屋里坐会儿吧。”
正要跟着进去,阎解放看到东屋的屋门一响,走出了一个五六十岁的妇人。
“哗”的一声,她把端着的洗脸盆里的水,倒进了院子中央的水池中。
“德发,这是谁啊?”她打量着阎解放。
做了自我介绍,这个女人默然地回了东屋。
赵德发没有再说什么,领着破烂侯和阎解放走进了西屋。
他的妻子过来帮着倒了两杯热水,阎解放把点心匣子放在手边,和破烂侯坐在椅子里,听赵德发说着自家的情况。
赵家姓赵,不是汉人,而是满人正黄旗的后代,借了赵姓。
这个独院,最早肯定也不是独进院落,而是个三进院落。
早在三十来年前,坐吃山空的赵家,就已经把后面的两个院落卖掉了。
那两个院落和前面的这个院子中间,垒起了一道围墙。
后院的人家进出后门的胡同,前院的生活照旧,两家从此互不干涉、再无联系。
现在赵家老二赵德发和妻子、孩子,住在西屋;赵家老大已经故去,寡嫂和孩子住在东屋。
北屋是八十来岁的赵老爷子居住,赵家老三一家在南方生活、工作,因此他居住的南屋,目前空置。
听他说了大致的情况,阎解放表示满意,也把自家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事说了个大概。
破烂侯从中插话说:“老赵,给个痛快话儿,这事儿想要怎么办,想要多少钱,咱们都不腻歪,照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