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别总来掺乎 (第3/3页)
情很深,但这个大院的人间烟火气太重,时常“呛”得周蓉头晕脑胀。
住在何雨柱和秦淮茹两家的中间,周蓉可谓是大开眼界。
秦氏姐妹毫无顾忌地争吵,何雨柱近乎癫狂的时常大笑,都令周蓉感到后背发凉。
“解放,这,这环境,”她尴尬地看着他。
搂着她的肩膀,阎解放跟她一起看向窗外。
“周蓉,你喜欢文字,这就是以后你作品的内含素材。”阎解放淡然地说,“等你了解清楚了,我们也就不会在这里居住。”
“解放,你真好。”周蓉听得明白,笑眯眯地看着他。
拉上窗帘,揽住她的肩头,阎解放凝视着她。
“好好儿体会。”他在她的耳边说。
两人正在聊着天,屋外传来秦淮茹的焦虑的声音:“棒梗儿,我为你开了医生证明,你还真把自己当成精神病了?怎么一点儿忙儿都不帮啊?!”
何雨柱曾经提及贾梗要下乡的事,阎解放只做无心地说“有病的不用去”。
立刻把这话记了下来,何雨柱秘密地给秦淮茹提了这个建议。
贾梗四肢齐全、吃喝都很正常,秦淮茹和贾张氏为了达到留住他在京城,咬咬牙托关系给他开了“精神异常”的证明。
留在了京城,贾梗被母亲和奶奶接连叮嘱“一定要显出呆傻痴楞”的架势!
贾梗似乎对此很有天分,或者已经头脑不正常了,“装”得有模有样。
街道干部来查询的时候,他直愣愣的眼神,以及喃喃地自语,成功地把对方逼退了。
他的嘴里,时常说着“没有花香”之类的,多是从何雨柱那里得来的小诗作,并以此沾沾自喜。
何雨柱对此感到很无奈:“棒梗儿,你念就念,可是不能跟人说,这是你写的啊。”
贾梗偷眼看看阎解放的屋子,没有理会傻叔的劝告。
终于,贾梗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有了更呆傻的倾向。
为了避免比现在还严重的事情发生,秦淮茹只有哀哭不已。
要说自家的事都摆不平,她应该减少对何雨柱的关注才对。
相反,她却时常跑到何雨柱那里求计:“傻柱,你给出的主意,你得帮着继续解决啊。”
说到动情处,她搂着何雨柱哭个不停。
一旁的秦京茹看到,气恼得一手抱着何小草,一手使劲拉她。
秦淮茹身大力不亏,哪里是秦京茹可以拽得动的?
姐妹俩眼见又要吵骂、甚至动手,何雨柱赶紧安抚妻子秦京茹:“京茹,别跟淮茹太较劲。这不为了棒梗儿嘛!”
何雨柱愿意忍下麻烦,秦京茹怎么可能愿意目睹堂姐和丈夫苟且?
哭闹声很快再起,何雨柱两边做着好人,却一个也安抚不住。
这样的乱局,作为妻子的秦京茹,应该感到恶心、厌恶,会和丈夫吵闹搬走,甚至要打离婚才对。
秦京茹自然会对堂姐与何雨柱的关系反感至极,却并没有地方,可以和丈夫一起搬走独处。
至于离婚?
秦京茹表示坚决不行!
或许就是“斯德哥尔摩”的现象,秦京茹在这场乱局中,非但不想、不忍退出,反而更要和堂姐争出个高低。
这三人纠缠不清,一大爷易忠海时常赶来劝架。
“京茹,懂点事儿。你姐不容易,你让着点儿她”;
“傻柱,好好儿跟秦淮茹解释解释,别让她着急”;
“淮茹,别生气,气坏了身子就麻烦了。棒梗儿没事儿,你放心吧。这我都懂,他好着呢”……
在大院领头人的劝慰下,这三人的争斗好了没有?
不仅没有,反而更重了。
那姐俩肯定不会听,何雨柱也还心里觉得腻歪:这是我们家的事啊,一大爷你总来掺乎,这是几个意思啊?
不用说。何雨柱有了这样的心思,是因为还是放不下秦淮茹。
有了一大爷的加入,这场战局只会越来越激烈。
因为还有秦淮茹的婆婆贾张氏呢。
“我说他一大爷,怎么哪儿都有你的事儿啊!”贾张氏气愤地说,“我们家棒梗儿明明就是有病,医院都开了证明,你怎么张嘴就红口白牙地胡说八道呢?!”
易忠海自觉是自己不应该当众说贾梗没病,这是自己考虑不周失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