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3章:一起去看望老朋友(求订阅求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13章:一起去看望老朋友(求订阅求票) (第3/3页)

周氏兄妹别瞎闹、注意安全等。

    通了电话,周蓉走出邮局后,对阎解放说:“解放哥,你想的可真周到。”

    “这是应该的。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别让父母为我们太操心。”阎解放认真地说。

    周蓉使劲点点头,表示了认同。

    阎解放带着他们,一行人在京城内转看了几个景点。

    城内的著名景点,相邻得较近。比如北海与景山,就不过是二百多米的距离。

    至于前门一带,也是热闹的所在。

    走得饿了,阎解放就带着大家到附近的供销社里,买来面包、汽水。

    走得渴了?这就是更容易的事。

    随便拐进一条胡同,随便走入或者敲开一处四合院的院门,只要对里面的住户说一声儿:大爷(大妈),或者是叔叔(阿姨),我们来喝口水。

    对方随即就大大咧咧地指着院里枣树下的水池子:“喝吧,甭客气。”

    这就是简单而很容易可以体会到的风土人情:老百姓热情、随意。

    甚至有一次,阎解放几人进到一座小院喝水时,遇到了一位光着膀子的老大娘。

    “大妈,喝口水。”阎解放客气地请求。

    “去啊。”老大娘手里的蒲扇一摆,指向了院内的水池子。

    几人相继走到水龙头边,拧开后连洗脸带喝水,立刻身心感到清凉无比。

    “坐下待会儿吧。”老大娘和善地说。

    “不了,不了。”周蓉说着,赶紧走出了院外。

    先后走了出来,阎解放笑着说:“周蓉,干嘛这么紧张?”

    周蓉仰头看看他,耸耸肩没有说话。

    “老百姓的生活,都差不多。”周秉义边思考边说,“院儿里晾着豆角干、茄子干,坐在树荫下乘凉聊天。菜店里降价售卖西红柿,大家伙儿排队抢购回来做西红柿酱……”

    “嗯,看着都很平常。”阎解放看着远处的街道,“这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是历史的记忆。”

    “做西红柿酱还是历史?”周秉昆接话说,“这应该算是高级食品了。”

    阎解放悠悠地说:“现在觉得好吃的,将来却未必。”

    远处传来“卖冰棍儿,红果小豆奶油哒……”的吆喝声,阎解娣和阎解旷相视一笑。

    “哥,快吃根冰棍儿吧!回头儿这也成了历史,那就太遗憾了!”他俩先后笑呵呵地说。

    索性,几人一边吃着冰棒,一边继续在胡同里转看。

    一条条胡同,有的笔直通畅,有的弯曲迂回。

    但无论怎么样,很少见到有一头堵的死胡同。

    周秉义对于京城住户的居住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各条胡同看似狭窄,但都很规整。老百姓们住在里面的四合院里,都是其乐融融。”他带着感慨说,“什么时候光字片儿的老百姓,住的地方也能这么齐整就好了。”

    阎解放很佩服这个未来有大成就,现在不过是个青葱少年的大男孩。

    “四合院的格局,未必是每个城市都能模仿建造的。”他看着周秉义说,“但是未来老百姓居住的环境,的确应该整洁漂亮。”

    “嗯嗯。”周秉义等人连连点头。

    夕阳的余晖,不知不觉地洒在了胡同人家的屋瓦上。

    房顶的荒草,染着金色的光芒,在微风里略微摆动。

    “哥,我们回家吧。”阎解旷建议说,“咱妈肯定快做好晚饭了。”

    知道他们也是饿了,但阎解放觉得这里距离破烂侯的住处并不远,想要过去看看。

    “我想去看个老朋友,你们有兴趣一起吗?”他对几人询问。

    问清了是个上岁数的人,阎解旷、阎解娣都不感兴趣,想要回家。

    周秉义和周秉昆觉得人太多,一起前去不太合适,就没有表态。

    周蓉笑着说:“解放哥,我跟你去!”

    周秉昆立刻说:“那好,我们就先回去了。”

    “那好,我跟周蓉过去待会儿。”阎解放对阎解旷说,“我们俩不回去吃晚饭,你们别等。”

    再叮嘱弟弟带着几人注意安全后,他目送他们上了公交车。

    转过头,他看着身边的周蓉,心里感到很愉悦。

    金色的余晖洒在她白嫩的脸上,使她美丽的容貌显得更有一种神秘的感觉。

    “看什么呀。”周蓉的脸上更红。

    “你真好看。”阎解放认真地说。

    两人缓步进入了一条胡同,迎着夕阳继续走着。

    “解放哥,你最近写了什么诗没有?”周蓉随口问着。

    阎解放转头看看她,再看向前方,缓缓地说着:“生活无处不是诗。要是想写的话,根本不必搜肠刮肚。”

    冲他竖个大拇指,周蓉笑嘻嘻地说:“你是大才。”

    伸手抓住她的手指,阎解放看着她的眼睛:“不许嘲笑我。”

    “哪有。我敢吗?”脸上绯红的周蓉小声说。

    两人并肩走到一个供销社门前,阎解放进去买了两瓶酒。

    售货员收了钱和酒票,把两瓶酒用“玻璃绳”麻利地捆扎在一起。

    阎解放拎在手里,和周蓉走了出来:“我师父好喝酒。”

    “我帮你拿着吧。”周蓉伸手要抢。

    阎解放把酒瓶换到左手,右手拉着她的手:“我拿着就行。”

    周蓉点点头,跟在他身边走。

    两人正在低声聊天,忽然前面传来一声喊问:“哟呵,这是谁啊?”

    远远的一声传来,阎解放抬眼看去,连忙松开了周蓉的手。

    “师父,我过来看看您!”他抬起手打个招呼,和周蓉一起快步走过去。

    相互做了介绍,破烂侯伸手相邀:“屋子里挺乱,要是不嫌弃,就进来坐会儿。”

    见他说得淡定坦然,周蓉微笑着,和阎解放一起走了进去。

    破烂侯的衣衫破烂,说话的语气也多是调侃。但他的言辞里面,却透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坐在这间低矮破旧的小屋里,周蓉怀着好奇,听得很是认真。

    破烂侯发觉后,不禁笑着说:“周蓉,我这里的确是太脏太破了。你初次到我家来,别嫌弃。”

    “侯叔,您学识丰富,我跟您学习还不及呢。”周蓉赶紧恭维着说,“虽是陋室,但因为有您,却显得文化气息很浓。”

    “师父,周蓉同学说得怎么样?”阎解放笑着发问。

    破烂侯看看这两人,笑得眼睛眯在了一起:“真是近朱者赤啊!周蓉这几句话,我都开心死了。”

    “真是这样的。”周蓉继续认真地说。

    说笑着,阎解放帮着破烂侯做了西红柿鸡蛋打卤面,三人当做了晚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