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七章 圣人下场助亲事 情报之中知端倪 (第3/3页)
,但不得不说礼部的这种坚持仁义道德的操守,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隆盛四十二年,临川长公主磨了太上皇许久,太上皇被磨的没了办法,想改立闫康磊为平阳侯世子。
时任礼部尚书的齐博瀚领着礼部以及都察院、六科言官,差点把整个皇宫给掀翻了。 无错更新@
当时太上皇心中也怄着气,两方互不让步,为此直接导致了朝廷一个月没有上朝,直到南海沿子闹了兵灾,太上皇为了大局考虑服了软,这才让礼部罢休。
当然,闫康磊最接近世子之位的一次机会,就这么草草烟消云散了。
天可汗太上皇陛下都干不过礼部那些人,就凭临川长公主,就凭与林家结亲能改变国朝百年来的礼制?怎么可能?
林枢可不觉得自己有这么大的本事去和礼部顶牛,更何况他压根就觉得闫康磊不是个东西,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妹妹嫁到这等人家去。
他跟王伦问道:“那其他几家呢?为何会突然齐齐打起了咱们家的主意?”
王伦从怀中掏出一份情报,翻了翻将其中一张递给林枢:“大爷,这是颍川伯府、南阳伯府以及奉恩伯府最近的情况,小人让人查了这三家近些年来的来往,发现他们都是参与了北边的走私和南边的海贸。对了,临川长公主也与江南海商有联系,公主府每年有不少银子入账,皆是由运河从南边送来。”
“海贸?你也太看得起这些人了!”
若说林枢对北边走私不甚了解的话,那么海贸的情况林枢是知之甚详。
市舶司的成立与林枢当时上书皇帝的构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个大楚海贸皆是从几大市舶司出入进行。
在官府备桉的海商大大小小林枢都有过了解,绝对不包括颍川伯武家、南阳伯刘家以及奉恩伯周家。
三年前朝廷成立松江、泉州市舶司,江南那些曾经参与走私的海商差不多都去官府备桉,毕竟朝廷的大军就在城外拿着刀盯着他们,给朝廷分杯羹罢了,缴税总比没命好。
自那以后,除了与海寇有关的海商之外,其余人家都走了市舶司的路子。既然这三家没有在市舶司备桉,是有八九就是与海寇有联系。
“海贸之利,还真是让这些人不惧律法威严,喜欢铤而走险啊!”
林枢感叹了一句,吩咐王伦:“这几日你把手头的其他事先放放,重点查一查这三家……还有平阳侯府的情况。包括他们是如何想到打咱们家主意的,必须查清楚。”
“大爷,有件事小人不知该不该说……”
王伦欲言又止的样子让林枢好奇,按照王伦的性子,要是有什么八卦之事,早就安耐不住了。
“说吧,看你憋的难受,我也难受!”
“唉,主要是这事小人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王伦苦笑一声说道:“小人前两日在翡翠楼……嗯,小人在翡翠楼办事,听那姐儿说,宫里有人把大爷的一份折子内容透露出去了。”
林枢警觉的问道:“什么折子?”
“关于什么新政变法的!具体的内容,小人没有打听出来。原本打算这两日好好查一查的……”
嘶!
林枢深吸一口气,若是自己那份关于商税改制的折子,。(本章未完!)
第三七七章 圣人下场助亲事 情报之中知端倪
那么自己的***烦怕是要来了。
而且这件事若是真的,各家骤然求娶黛玉这事,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是来探底还是预备将来胁迫自己,就需要好好查一查了。
……
林府的花园精致几乎四季不缺花卉,黛玉面前的石桌上放着一沓厚厚的书籍。
这些都是高万姜四处淘来的最新话本,特别是最新卷的《聊斋志异》,虽说有些吓人,但他妹妹高云婉说,绝对会让黛玉满意。@精华\/书阁*首发更新~~
黛玉熟练的将茶煮好,将其中一杯递给对面坐着的高万姜。她看着高万姜乌青的眼眶,差点笑出声来,强压笑意勉强维持住大家闺秀的样子后问道:“这京城还有人敢跟世子殿下动手?这脸上的伤……”。
第三七七章 圣人下场助亲事 情报之中知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