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七章 千秋伟业治黄河 捐银献粮博善名 (第3/3页)
宠那和找死没什么区别。当然,她的争宠只需要不被皇帝冷落即可,至于争风吃醋之类的事情,元春还不屑去干。
文有自己的父亲贾政和林枢,武有大伯一家,她这个贤妃的位子绝对稳稳当当,将来儿子封爵出宫,说不定她也能风风光光的出宫由儿子供养在王府上。
“听说圣人很看重林表弟,把私库的那些无用的金银器物给融了,要凑五百万两银子供治河之用……”
王熙凤说起五百万两银子眼睛都在发着金光,惹得贾史氏笑出声来:“你看你,都快钻进钱眼里了。”
“我这不是没见过那么多钱嘛……”
黛玉出言问道:“是治理黄河水患吗?”
见到王熙凤点头之后,黛玉给众人解释道:“这事之前哥哥说过,户部的文老大人为了治河银子,差点住在勤政殿不走了,最后硬是从陛下内库要走了五百万银子。”
“这事我知道,那些银子刚从倭国运回来,陛下还没捂热就被文大人要走了五百万两,那天心疼的差点午膳都吃不下去。”
元春捂嘴笑道:“说起来文大人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人,人人都说他是老貔貅,却都敬其品格操守。那天陛下在我那里骂了好一阵老貔貅,却又下旨赐予文老大人人参鹿茸等珍贵药材,生怕把财神爷给累坏了。”
“哥哥说文老大人的治河想法是对的,黄河不宁,中原不稳。陛下圣明之君,别说五百万,就是五千万陛下都会想尽办法凑出来。”
黛玉想了想叫来雪雁,当即嘱咐道:“你跟獒哥儿说一声,让他回去一趟,就说圣人都把家底掏出来了,咱们家也不能落后,该出多少让哥哥拿主意。让獒哥儿拿上我的令牌,别因为宵禁被禁军拦住了。”
雪雁正要离开,贾史氏叫住了她。她跟王熙凤商量了一阵,取来一沓银票递给雪雁:“把这些银票送到你家大爷那里,一万两是荣国府,一万两是宁国府。”
……
太上皇心忧黄河水患、掏出家底意欲治理黄河一事,在中枢的刻意引导下短短一日就传遍京畿。
林枢升官专司治河,奉旨筹集银子,于工部衙门值房正式展开工作。
“修国公府捐献白银五千两、粮千旦!”
“治国公府捐献白银一万两!”
“嗯?忠顺亲王府捐献白银五十万两!”
哗!
值房瞬间被高永恒的豪爽给惊呆了,京城各家勋贵捐献的银子加起来都没他一个人捐献的多。
“肃静!”
林枢敲了敲桌子:“继续!”
“大报恩寺捐献白银五千两, 粮食两千旦!”
“皇商薛家捐献白银……捐献白银十万两、粮食一万旦!”
哗!
又是好一阵议论,不过书吏只是停顿了一下就继续念了起来:“大兴县举人吴明辉捐献白银三千两!”
“大兴县罗记商行捐献白银一万两!”
“大同钱庄捐献白银五千两!”
“等等!”
林枢突然睁开眼睛:“再念一遍!”
书吏被林枢吓了一跳,大声念道:“大同钱庄捐献白银五千两!”
林枢嗤笑一声:“真是好大方啊,这大同钱庄乃是京城排名前三的钱庄,竟然只捐献五千两银子……汇通钱庄和平安钱庄捐献了多少?”
“回大人的话,汇通钱庄和平安钱庄各捐献银子十五万两!”
这两家钱庄的背后分别是四川丝绸商会和徽商,虽说捐献银子更多是想在朝廷这落个好,在百姓那落个仁善之名,可人家是真的捐献了这么多银子。
大同钱庄的背后就是晋商,五千两对于老百姓来说可能一辈子都赚不到,但对于豪富著称的晋商来说,可怜还不够他们每日一顿饭的花销。
毕竟前些日子晋商范家的三爷刚刚替一名舞姬赎身,正好花了五千两银子。大同钱庄捐献这与舞姬赎身价格相同的五千两银子,是要打太上皇和他林枢的脸吗?
------题外话------
先更一章,明天白天继续。估计再有几天红眼病就好了,到时候争取多更些,这个月冲一下月更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