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徐清的真实想法 (第2/3页)
种盈利模式单一带来的市场信心不足吗?
可惜,他们玩砸了。
所以,我确实也需要上市的这块牌子。
就算这次收购不了华晴,过个几年我还是得谋求上市,只不过那个时间比较晚,如果这次能提前,那我能少走好几年的路。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钱,服饰也好,供应链也罢,或者是什么其他的三产,都需要大量的钱才能扩张起来,想要获得低价的融资,没有比上市更好的选择。”徐清耸了耸肩说道。
“小徐,有些话我想跟你说,但说起来可能像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觉得你以现在的状况赚下去,要不了10年,你赚的钱三辈子都花不完,你没什么必要太过追求这个东西。
说实话,什么权利啊,钱啊,够用就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人这一辈子,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你说是不是。”赵康年突然感慨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勾起了什么伤心事。
“您说的对,什么权利啊,钱啊,对我来讲其实不重要,10年或者20年能赚多少钱,对我来讲也没多大差别,反正也花不完。
不过这人呐,钱赚够了之后,总想实现点别的抱负。”徐清一边把冷掉的茶倒掉,一边说道。
“别的抱负?”
“这么跟您说罢,我们北方有个邻居,特别爱做小偷,天天偷,关键人家的文宣能力还特别强,忽悠的一堆外国人跑去看传说中的欧巴,不过这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有个外国朋友,他们全家都认为,火锅,是南韩的,汉服,是曰本的。
您说我能怪我那个外国朋友不懂吗?
我这次要拿来运作的是尚海星堂,以及几个还没什么名堂的三产公司,只要我南培那边的星堂文化还在,这些公司就算全亏了,也不算什么,伤不到我的根本。
您说,我为什么不玩玩呢?说不定就成了。”徐清一边重新泡茶,一边继续说道。
“你心还挺大的。”赵康年明白了徐清什么意思了。
“先用当地作品融进去,再用我们本土的作品打过去,带着文化元素的商品顺手卖出去,我们才能真正的走出去,凭什么利润全被别人拿了咱们只能搞搞低附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