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九十八章成为辛赞后,辛弃疾气吞万里壮志酬(二十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九十八章成为辛赞后,辛弃疾气吞万里壮志酬(二十五) (第2/3页)



    “数千年的文明浩瀚星辰,血脉传承绵延不断,不屈,不服输是刻在骨子里的精神传承,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更是在血脉深处。”

    “或许可能会被暂时打败,但绝不会屈服。”

    “如今,在你看来,是祖父在力挽狂澜试图抗金,可就算没有祖父,也会有人前赴后继的抛头颅洒热血抵御外敌,也迟早会成功。”

    “或早或晚罢了。”

    “这从不是因为所谓的通天彻地算无遗策之能的智者。”

    “本质上还是烙在我们骨子里融在我们血脉里的精神传承,民族精神。”

    “不仅祖父不是,其余人也不是。”

    “弃疾,一人,是不足以改世的。”

    辛弃疾若有所悟,扇扇子的动作变缓。

    荪歌也没有催促,任由山间清风拂面而过。

    她很乐意为辛弃疾解疑答惑。

    也愿意将她所知所想告知。

    是亲人,亦是师生。

    良久,辛弃疾回神“多谢祖父指点。”

    荪歌轻笑“应该的。”

    自己养的娃,不指点,难不成还要指指点点?

    荪歌把手搭着辛弃疾,径直下山。

    马车上,荪歌手肘支在车轩上,帷裳晃动。

    辛弃疾骑马,少年意气,鲜衣怒马。

    暮年与年少,不一样的是白发和乌发。

    一样的是,胸中的豪气。

    就像辛弃疾曾写下的词,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荪歌挑起帷裳,蓦地开口“你对你母亲所说的通房丫鬟的事,作何感想?”

    十五岁的少年郎,在她心中,尚且稚嫩。

    可架不住,旁人不这般想。

    历史上的辛弃疾,也是个潇洒风流之人,妻妾成群。

    能在酒醒后,为讨妻子欢心,写下千古醉乡来往路。知处。温柔东畔白云西。起向绿窗高处看。题遍。刘伶元自有贤妻。

    也能在依依惜别为烟花女子写下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对此,她不做抨击。

    她读过书,也身临其境的经历过不同的时空,深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去要求,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

    世情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