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0章 孙建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80章 孙建民 (第2/3页)

也最多吃个三五块钱而已。

    “大果子十根,菜包子一屉,三碗豆腐脑,一叠咸菜,一叠花生米。”

    江飞点的东西都很奢侈,因为这个年代就连这些,都不是谁都能吃到的。

    至少百分之就是的农村人,吃不起。

    大果子就是油条,只不过叫法不一样。

    东北人更喜欢称呼为大果子,京城喜欢称之为油条。

    国营松江饭店是整个松江地区最好的饭店了,所以上菜的效率也非常快。

    没用五分钟,江飞点的东西,已经全部摆在桌子上了。

    赵承业暗道奢侈啊,他还从未见过这么奢侈的早餐咧。

    以前在家的时候,吃早餐最多就是一碗粥,加几个萝卜咸菜,就算是好东西了。

    他暗暗算了一下,江飞点的这些东西,只怕至少也要五块钱啊。

    公家给的钱,是用来做正事的,用来吃早餐,怕是不会给报销。

    现在财政紧缺到了极点,国家也好,地方也罢,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八瓣花。

    “小江,这要是几年前,你这样点早餐,早就被抓起来了,先定你个贪图享乐罪。”

    赵承业笑着开口,手里却也不停,拿起一个大果子咬了一口,香,真香。

    “国家给老百姓取掉紧箍咒,老百姓才能赚钱。”

    “这样老百姓日子好了,国家才会好。”

    “这是相辅相成的概念,缺一不可。”

    “花钱没什么不好的,用自己双手赚的钱,也不丢人。”

    江飞谈笑间,吃了一口菜包子。

    宋采薇吃的比较文静,默默的吃着豆腐脑,小口的咬着油条,在一旁老老实实,也不插嘴。

    今天饭店的人比较多,整个一楼都满了,有的甚至两拨客人挤在一张桌子。

    这个时代出去吃饭,可不会一人一张桌子,也有可能两个不认识的人,共用一张桌子。

    比如在八十年代的春晚之上,陈佩斯和朱时茂演的吃面小品,演的就是两个不认识的人,用一张桌子,这也是时代特色。

    只有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人们才会有自私和防备意识,才会开始不跟陌生人用一张桌子吃饭。

    因为消费观念会升级,我花了钱,那么在吃饭期间,这桌子就属于自己,而不属于别人。

    我可以用来请客交友,但不能和陌生人一起吃。

    “小同志,我能坐这里吗?”

    江飞此时没有逃过共用桌子的情况,有一个六十来岁的老人笑呵呵的走了过来,端着一碗粥,拿着两个包子,朝着江飞笑问。

    这张饭桌一共四个凳子,所以还剩下一个空凳子。

    “自然可以,您请。”

    江飞没有什么自私的意识,虽然这道灵魂来自后世,但他不矫情。

    “谢谢,小同志。”

    老人点头道了一声谢,然后坐在了空着的凳子上,开始喝粥吃包子。

    江飞看到这里,把咸菜放在老人面前。

    “您尝一尝这里的咸菜,我总觉得没有家里腌的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