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务必要让清军在三月退回关外! (第2/3页)
大事,想一想数以百万计的生民今年将没有足够裹食的粮食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听到皇帝在大殿上说出的这些话,参会的重臣们皆底低下了头。这事他们心里都明白,可明白了又能怎么样?谁也没办法奈何住肆虐的清兵,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局势就是一盘死棋,根本无法盘活。
“陛下、臣死罪!臣带着勤王军与虏兵作战,未能阻住敌势,更是失陷了数位藩王,臣无能,请辞兵部职事和勤王兵督师之职!”陈新甲还算有点担当,第一个站出来承担责任。只不过,他承担的起这么大的责任吗?
“见恒、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朕无意追究各位的责任,国事糜烂成这样,朕有责任、你们也有责任、可事还得你我这些来做,你我想不出应对眼前局势之策,大明该怎么办?天下的黎民又该怎么办?当务之急是如何尽快将虏兵驱逐出关!见恒、你掌着军机,先说说你对此事的想法。”
陈新甲听到皇帝的这些话,居然有些感动,泪水都在眼眶里打转。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只有亲身到了通州大营,外人才能理解此时的陈新甲有多难。说是大权在握的督师,可实际上哪?除了自己从兵部带出的卫兵以外,前来勤王的那些将头谁会真正听他的调遣和指挥?要不是这次出京督师,手里有一百万两银子和通州那边储存的漕粮,估计连目前的局势都难以为继。幸亏如今的皇上是个明事理的人,不然自己的这份苦谁能体会?
“陛下、臣请奏召庐州的黄得功、南京的周遇吉率勇位营老营北上勤王,另令在京的勇卫营新营出城与虏作战,有此三部精锐加入,臣必率勤王大军将虏兵赶出关外。”
谁能听话、谁能作战、陈新甲还是清楚的。黄得功、周遇吉、再加上前不久在城外与清军大战的勇卫营新军,这三支人马加起来就有两万多,有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