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1章 各路诸侯乱纷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31章 各路诸侯乱纷纷 (第2/3页)

盛,弄死各郡太守(国相)还不是分分钟钟的事情?各郡太守就真的会伸着脖子等着韩馥去砍?自然是不愿意继续供应钱粮,不愿意让韩馥供养太多兵马。

    不仅韩馥面临这样的境地,兖州牧刘岱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诸如孙坚杀死的南阳郡太守张咨,袁术逃入南阳郡鲁阳县招兵买马,太守张咨能不害怕袁术夺了他的南阳郡吗?自然不愿意供应袁术、孙坚粮食,之后孙坚就杀了张咨,袁术也成了事实上的南阳太守。

    南阳太守张咨的死是因为他不愿意提供粮食,参与联盟的东郡太守桥瑁死在兖州牧刘岱手里,同样是因为桥瑁不愿意供应刘岱钱粮。

    张咨、桥瑁的死是因为不愿提供钱粮,他们能被历史记录下来,那也是因为他们与孙坚(东吴),与刘岱(曹魏)有了联系,这才能被记录了下来,天下郡国太守无数,因为钱粮而被无声无息杀死的又岂能少了?

    自光武帝刘秀罢郡国都尉后,郡国太守就拥有了“军政民律”所有大权,几若于一个个小型独立王国,只因帝国太过强大,各个独立王国境内也有着无数影响力巨大家族,各郡国太守才不敢反叛,但各郡国却是事实上的独立王国,这点绝对不会有错。

    但凡有野心争霸一方的诸侯,那就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太守存在,各郡国太守也只有三种选择,要么彻彻底底臣服,要么滚蛋,或者死。

    能做一郡太守的人,自然也不是傻蛋,自然不会心甘情愿继续给韩馥供应钱粮养兵,更何况,二十万兵马也不是各郡无数家族愿意养活的。

    一名兵卒,一年需耗粮二十一石,将领的耗粮不能还是二十一石吧?五人设一伍长,二十万兵马之中就有五万伍长、两万什长、两千屯长、一千曲侯、五百都尉……仅这些,二十万兵马的一年粮耗就至少需要五百万石,而整个冀州仅有六百万人丁,这还要算上袁绍掌控的渤海郡。

    五百万石粮耗,几乎每一个冀州百姓都要承担一石粮,每个家庭都要承担五石粮的负担,而这只是二十万兵卒的口粮,没有算上二十万兵卒其他消耗,也没算上兵卒作战时路途上的牛马、民夫运粮消耗,若是算上这些,二十万兵马至少需要八百到一千万石粮,如此海量粮食消耗,冀州九郡无数家族又如何愿意供养?

    裁兵是必须的,除非韩馥现在就对整个冀州九郡太守动手,对九郡占有无数田地家族动手,否则就只能立即裁兵,而且即便如此,董虎心下也不认为韩馥有供养五万常兵的能力,只不过当前的冀州面临着黑山军威胁,各大家族不得不如此罢了。

    韩馥想对黑山军动手,想与袁绍一同推荐刘虞登基,董虎都不想搭理这些屁事,对于他来说,黑山军的存在对他也是利弊参半。

    大丫来信,除了提到了些冀州事情,也提到了青州、兖州,就如袁绍因钱粮与韩馥发生了矛盾,东郡太守桥瑁同样因为粮食问题与州牧刘岱起了冲突。

    没有董虎这只蛾子存在时,黄巾军残部在兖州境内闹腾时,桥瑁与刘岱会在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