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6章 需要外在的稳定环境【第二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46章 需要外在的稳定环境【第二章】 (第2/3页)

为忠心大汉朝的问题,对于他来说,历史是不断在前进的,大汉朝的分封制是“天下一统”的死敌,若还继续让大汉朝存在下去,魏晋之后的汉民十不存一、白骨累累、颠沛流离就是必然。

    面对大汉朝时,他有着复杂、纠结情感,既不愿看到四百年强大王朝轰然坍塌,又渴望着翻开一个崭新历史篇章……

    但他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董卓只是临洮董家子,即便不考虑何进的“大将军”身份,宛城屠夫子何进也比董卓强的太多,至少何进在雒阳朝堂上待了十余年,而董家子只是一个骤然进入雒阳的外来者!

    在跑去并州,选择了“独立”在外的那一刻,他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已经不在乎大汉朝是否继续存在下去的问题,甚至也不在乎董卓死不死的问题,但他还很幼小,只是董卓这棵大树下的小树苗,而董卓对于大汉朝来说,同样也只是棵小树苗。

    董家子也好,何屠夫也罢,都不可能被名门望族接受,在这种情形下,避免给他人借口才足够精明,至少在没有足够政治影响力之前,废掉刘辩并不是件多么英明的事情。

    他不是个小白,知道借口只是厕所里的纸,想要多少都可以,在皇帝刘宏病逝后,此时的天下必然需要一个权臣来震慑天下,四世三公的袁家也好,屠夫子何进也罢,或是过江龙的董卓,后起之秀的曹操、袁绍、刘备……等等,无论如何都需要一个实力强大的权臣来震慑天下。

    权臣的出现是注定的,而这也是原罪,仅从章和二帝之后的历代权臣大将军无一例外的家破人亡就足以证明一切,与废不废帝无关,只要董卓想要做权臣,就一定会有“清君侧”的关东诸侯,这与废不废帝的结果并无不同,唯一的不同就是“正义与否”的问题。

    不废帝,关东诸侯就是叛乱反贼!

    废帝立帝,关东诸侯清君侧就是铲除篡逆董贼的大忠臣!

    内心里不愿意董卓废掉刘辩,至少不是现在废掉,对于他来说,是不是被朝廷上的文武大臣们歌颂什么的都是屁事,只有彻底掌控住了雒阳内外所有兵马才足够稳妥,而这却需要时间,这么急着废掉刘辩,只会刺激各州牧、太守、将领立即起兵造反,这对于刚刚进入雒阳朝堂的凉州军是极为不利的。

    根基不稳就需要更多时间来夯实根基,而不是这么急着刺激他人造反。

    谷闖

    借口是厕所里的纸,想要多少都可以,但这是在“有利”情况下,是图谋不轨的人看到了对自己极为有利情况下,才会动用“借口”作乱。

    与权臣的斗争一直伴随了大汉朝四百年时间,各地州牧、太守与董太师激烈争斗,甚至出兵讨伐是必然结果,也正因为自刘邦建立汉朝后,权臣就从未断绝过,从上之下也都习惯了“权臣”的事实,只要董卓不废帝,虽然各诸侯与董卓争斗,甚至出兵攻打,他却坚信,这样的“造反”强度很低,绝对不会达到“十八路诸侯”的程度!

    从上之下都已习惯了“权臣”的存在,造反的时间就会大大向后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