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凉州人的命贱 (第2/3页)
就不喜欢这个人,在大汉朝,算计上官的人是极为让人不齿的,皆因为大汉朝的特殊官制,一旦确定了“君臣”关系后,这辈子都很难抹除印记,算计上官与臣子背叛君主是一样的性质,是极为被人厌恶不齿的,可若算上董卓身死那一次,王允一共算计过三次上官。
第一次最严重,王允任太原郡属吏时,杀了小黄门赵津,小黄门是什么存在?到了地方就是代天巡守的钦差大臣,若真认定这家伙贪财,半路上寻些人杀死埋沟里都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抓起来关大牢,更不能严刑拷打,王允呢?王允还就把人抓了,把人打死了。
打死了小黄门,皇帝会咋想?会认为是王允一个屁大的小吏动的手?一个屁大的小吏敢动手打杀钦差大臣?所以皇帝也把太原郡太守刘质抓起来了,也把刘质砍了脑袋。
刘质招募的王允,两人就建立了“君臣”关系,刘质活着时候,王允得了个不畏强暴好名声,刘质死后,王允为刘质守陵三年,又得了个好名声。
第二次也差不多,太守王球征募了一个叫路佛为吏,王允就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上官王球贪赃枉法什么的,气的王球就把王允抓了起来。
汉朝不是后世,汉朝官吏上下级关系就是君臣关系,当场顶撞上官,还当着所有人面骂上官贪赃枉法,日后王球也很难再有威严,朝廷也肯定要弹劾去职,而王允呢?人被抓了起来,回头却被刺史邓盛救了出来,王允也自此推荐入公府。
若不是知道另一个车轮下王允的所作所为,董虎或许会认为这家伙只是个愣头青,可他后来隐忍设计弄死了董卓,大权在握时四方睥睨、目中无人……
权臣,或者权利欲极其强烈的人,哪怕每走一步都是算计极其精准的,对于这样的人,董虎无法确定是不是王允故意设计张让、封谞两人,设计整个内宫宦官。
董虎无法确定,但他知道一件事情,王允这个人极其危险!对于危险的人,他不介意多上点眼药水。
二十万人的迁徙是极为困难的事情,在朝廷按照董虎知道的轨迹,朝廷也很快确定了三大中郎将最终战场分配,朱儁领万卒前往南阳,董虎是没办法救下这一部分黄巾军。皇甫嵩领两万卒北上兖州,之后入冀州攻打广宗,这与董虎所知道的差不多,此次所领两万卒中,有一万是董卓所掌朝廷精锐兵马,有了这一万精锐,按照董虎所知,就算心下想救下十数万广宗汉民,恐怕皇甫嵩也不会给他机会,最后只能是下曲阳十数万黄巾军。
三公使力,大将军何进也有些不满董部义从吞下了如此之多钱粮,把董卓手里的一万朝廷兵马剥夺了,董卓手里也仅剩下董部义从一万五千兵马。
董虎必须动作迅速,他若拖延,一旦皇甫嵩干掉了十数万广宗黄巾军,必然会再将下曲阳十数万黄巾军全部杀死,必然会摆出无数尸首京观。
南阳数万汉人命保不住,广宗十数万人保不住,董虎不会坐视下曲阳无数人成为京观,所以他变得极为强势,无论是谁,胆敢趁机涨价,先是一顿鞭子,若敢叽叽歪歪就在脑门上来一下。
五千临洮儿郎看押近二十万人,一万董部义从齐齐奔赴各县,但凡牛马驴骡、马车一律强行买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