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章 好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58章 好事 (第1/3页)

    纵然担忧前路渺茫,为了活命,选择进入南里的妇孺仍有三千之众。

    三季稻实现量产之后,南里余粮充足,加之改良了红薯、土豆、玉米、黄豆等饱腹作物的种植方式,就更不缺吃的了,但也没有多到可以救济几十上百万难民的程度。

    符合条件的妇孺登完记,被带到附近的临时窝棚,每人分得两个红薯、一碗粥,次日一早又随人从青峰群山西南边的栈道小路离开,到了临县酆云县楮山。

    半年前,宁钰让人将楮山纳入保护范围,而楮山的原住民早就不知去向。

    楮山紧临青峰群山,因山势平缓,梯田耕地成片。

    田地不过荒废两三年,重新开垦难度不大,用来安顿难民正合适。

    妇孺被带到楮山安顿下来,有女民兵照看,大鱼大肉没有,一日三餐不缺。

    白日里。

    妇人下地劳作。

    有专人教她们科学的种植方法。

    当然,这些人除了教她们种地,还有一项监督任务,防止有人插科打诨。

    至于揪奸细什么的,顺带。

    孩子们不用下地,留在寨子里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诸如洒扫、摘菜、喂猪、喂鸡等杂务,另外就是上午在大棚里读书。

    最后就是每日一个时辰的操练。

    虽说人身自由受限,但好歹能安稳度日,有吃有喝有穿,还有书读,难民心里已经很满足。

    南里收容妇孺之事流传开,不到两个月,前来投奔的人数就从三千多人迅速扩张到十七万余人,先到的难民种出的粮食难以为继,南里压力倍增,余粮迅速缩减。

    南里百姓从前能吃十二分饱,现在只能吃四分饱。

    与此同时,楮山已经不够容纳如此多人,于是宁钰一拍板,将半个酆云县都划了进来。

    在宁钰下令将扩大耕地面积后不久,东江王将小东江王救回南地,转头欲拔出南里这颗长在腹地的钉子,甚至亲率大军出征。

    大军行到酆云县,宁钰孤身一人去见了东江王。

    两日后,东江王退兵。

    和东江王达成协议后,宁钰放开袖子大笔一挥,将与南里相邻的四个县全部囊括进来,把土地直接分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