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5章 绵州大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5章 绵州大乱 (第2/3页)

,王建的心情非常复杂,不过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毕竟他给自己立的人设就是尊重人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以先帝信臣自居,自诩大唐忠臣。

    冷静下来后,王建审时度势做出了三个安排。

    一是立即遣使长安拜见天子,替换西川进奏院中由陈敬瑄和田令孜任命的官吏。

    二是命牙将张虔裕率一万军前往铜官山,监视梓州方面的动向,同时写信安慰顾彦朗。

    三是向中央进献钱粮,请输刺史,请求朝廷下诏处死陈敬瑄和田令孜。

    西川初定,人心躁动,东川被伐,朝廷又不给他正名,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王建才想出了帮助顾彦朗以逼迫朝廷承认的主意,但手下人以种种理由反对,王建只得作罢。

    其实张虔裕等人出的主意也是惯例做法,就像关东藩镇那样做,给朝廷面子。

    咱们表态,输两税,请刺史,求监军,入进奏使,摆出臣服的姿态,只要姿态足够低,朝廷自然就承认了啊,至于到时候上不上税,接不接受流官,还不是他王建一句话?

    王建的表章到长安后,李晔笑道:“非常好,封!”

    定初元年五月十七,朝廷正式下诏承认王建自立的西川节度留后,节度留后是代理节度使,而西川节度使的名号则有宰相柳璨遥领,这是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王建得到了他想要的名分,朝廷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面子。

    将来打起来,这个名分和面子是极佳的借口,是李晔制造事变的最佳理由。

    李巨川也终于抵达绵州重镇,杨守亮的确不放心他单枪匹马去绵州上任,命牙将柳长晖率五千精兵护送,随着李巨川的到来,随行的新刺史府班子官员开始抢班夺权。

    谁都有亲戚亲信,可是从来只有新人笑。

    杨守厚难受,杨守厚也知道。

    当属下来问的时候,杨守厚哀叹道:“朝廷强征我为给事中的诏书已经抵达,我不日就要动身去长安了,你们跟我这么多年,我也不愿意看到这一幕,可我已不是绵州刺史,我也没有办法为各位谋差啊,李巨川和罗隐自有想法,我爱莫能助……”

    “五儿,你从长安逃到绵州,要饿死在街上的时候,是谁给你的饭吃和衣穿?是谁收你进挽强拿高饷?你娶的妻子是谁给你的?你能活到今天,靠的是谁?”

    “是杨公。”

    “多良哈,你被人从西域卖到长安为奴,是谁买下你,又是为你除去奴籍的?”

    “是杨公。”

    “张历,你一介大盗,在梓州杀人全家,又是谁保住了你的脑袋?”

    “吴校尉,不用多说了,就说大帅要咱们怎么干罢!”

    “兄弟们!”

    被唤作吴校尉的男子站起身来,对站在院中的四百挽强士说道:“大帅给咱们大把钱花,给咱们女人让大家伙不当和尚,对我们就像对亲儿子一样,咱们这四百人有谁没受过大帅恩惠?如今朝廷强征大帅入朝,李巨川和罗隐要赶走他,咱们能答应吗?”

    “当然不能,横竖一条命,你就说怎么干,我这手痒得厉害!”

    吴校尉点点头,招手笑道:“走,大帅让我们去吃肉。”

    李巨川和罗隐骑马向刺史衙署走来,柳长晖率兵跟随,见街上空无一人,王仲先莫名感到一阵不安,小声对李罗二人道:“我看杨守厚不会轻易走人,二位切切小心。”

    李巨川不语,罗隐与平日无常道:“且放心,晾他翻不出手掌心。”

    进入衙署,里面一切正常,但办事官吏全都看不见,只院子正中用三角叉架着一口大锅,底下堆着的干柴烧得很旺,大锅里的开水翻滚着,王仲先一愣。

    青烟水气缭绕,刺史府一片寂静。

    柳长晖凝神屏气,拔出佩剑走到李巨川身前护着。

    王仲先咽着口水,悄然靠向罗隐,一双小眼四处扫视。

    罗隐神色如常,叱责道:“是谁把锅摆在刺史衙署的?太不像话了!”

    “是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