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金刚法橛 (第2/3页)
的,在商周乃至秦汉都是十分流行的一种纹饰。而老店长之所以说是清朝流行而不往商周时期猜,主要还是因为这玉看起来没有那么长的年代,所以也就只能往近了猜。
辨别玉器的年份并不是单一的看某一个条件,而是造型、做工、风化痕迹、沁色等等都要考虑到。只有满足了这所有的条件,才能够给玉器的年份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
行内有一句话叫作‘翡翠看种,和田玉挑润’,意思就是说这看沁色还得根据玉石的种类来判断,这其中的学问大了去了。
不过看付阴匪没多说什么,我就知道这老店长恐怕是猜对了。不等付阴匪把玉佩收回来,老店长就让人从后面库房也拿了一个物件出来,摆在桌子上对付阴匪说道,“我们店里也没什么好东西,镇店之宝那更是不能随便请出来的。就请各位掌掌眼,看看这是什么物件。”
老店长将盖在物件上的红布一拉开,两根生了像是生锈的锥子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个锥子看上去损坏已经十分严重了,尤其是锥头部分,和普通的雕花雕刻不同,这锥头位置明显是有一个真正的人头的。只不过因为损坏的缘故现在这个人头只剩下了半张脸,另一半的脸则像是被水润湿了一般,脸上的油彩都被染开或者褪色了。
“付哥,这是什么东西?”
“金刚橛。”付阴匪一脸凝重地看着和两根金刚橛解释道,“这金刚橛本是密宗的法具,用来布阵的时候压阵脚的。这种密宗法具一般来说都是代代相传的,所以在市面上很难见到真正的金刚橛。”
老店长轻哼一声,“倒是个行家。那既然是行家,就请帮忙判个年岁吧。”
付阴匪没有搭理老店长,而是仔细看着托盘上的金刚橛说道,“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金刚橛上刻的佛头应该是明王,就是不知道是哪一位明王了。”
见付阴匪不搭理自己,老店长表情有些不悦,他主动把托盘上的两根金刚橛拿起来对众人说道,“既然客人您说不出来年岁,那我张辉啸就只能代客人说一说了。这两根金刚橛是天宝年间的物件!那个时候在中原活动的密宗弟子可不多,这两根金刚橛的珍贵程度可想一般。当然,也不怪客人猜不出年份,金刚橛这种器物本来在市场上就难得一见,更别说判断年份了。几位客人,我们四海一斋像金刚橛这样的物件虽然不多,但也不少。要不再四下逛逛?我还是那句话,几位客人有看得上眼的,我酌情给你们打折。”
从明面上来看老店长很明显是赢了这次斗口,所以他这话也就说得比较圆滑了,并没有说死要给我们打八折,而是改成了酌情打折。这样一来我们就算真的买了什么贵的物件,到底便宜多少也是他老店长一张嘴说的事情,便宜肯定是占不到了。
付阴匪好歹也当了这么多年的古董店老板,我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