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这大明辽王会分身术? (第2/3页)
胜利终将是属于我们大元!
“报!大将军!大事不好了!明军上了辽东了啊!”
纳哈出本来看着地图正信心百倍呢,突然之间听到将军府外面有人这样大声呼喊。
他一脸不敢置信,将那人提了过来,大声问道:
“你说什么?明军上了辽东?!”
那传递军情的人赶忙点头,说道:
“刚刚得到的消息,狮子口已经被明军给占领了!”
纳哈出赶忙看向了地图,这辽东半岛在自己身后,大明辽王朱启在自己的身前,他不相信的喊道:
“明军怎么过去的?飞过去的不成?我脸上就有五万到十万的明军呢!”
不过那人赶忙说道:
“是那大明辽王朱启,他带着好多明军,从海上过来的!”
“海上?”
纳哈出一愣,随后又补问了一句:
“你说什么?谁带的明军来的?”
“大明辽王朱启啊!”
纳哈出人都傻了,这天地下到底有几个大明辽王朱启啊?
这辽王朱启不是在辽西跟自己对峙吗?什么时候跑到辽东去的?
这人难道真是星宿下凡,三头六臂不成啊?
………………
当纳哈出还在震惊于辽王朱启的神出鬼没之时,此时朱启已经带着大批人马赶到了辽阳城下。
从狮子口, 不对,现在应该叫旅顺港。
从旅顺港出发,到辽阳城下, 一路上遇到的城镇也好, 县城也罢,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抵抗。
但凡是看到明军的旗帜, 要么弃城逃跑,要么直接投降。
直接投降的还是属于晚上,明军大军赶到城下了,还没有发现呢,那知县直接开门投降,不带一点含糊。
朱启对于这些投降的人,自然是本着俘虏优待的政策来处置安排的。
沿途拿下的城池,也只是留下个两三百人,安排一些个低级军官,再和当地的士绅乡老们商议,暂时一同治理。
这样的治理方案当然也只是暂时的,等以后打通了辽西和辽东以后,自然是需要进行统一的流官治理。
不过朱启留下那两三百人,也不是光去维持治安的。
维持治安是一点,更重要的是安抚老百姓。
一路打过来,朱启也发现北元对辽东地区,百姓们的思想掌控还是有一定程度的。
起码他们这些汉人,在看到了同为汉人的明军之后,竟然一个个的都表现的颇为畏惧,甚至还有带着家当逃跑的。
民心可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啊,说什么也得搞好咯。
至于搞民心的手段,那就多得很了。
首先第一步,抄家。
那些官员将军,不都弃城逃跑吗?他们人能跑,财产能带走的可不多啊。
直接带人给抄了,顺带把粮仓也给抄了。
抄了粮仓当然不是补充军用。
依靠着渤海的海上补给线,明军还不至于说缺粮食,这些北元官府里放着的存量,正好拿出来发粮。
民以食为天,谁给他们吃的,谁就是老天爷!
当然,除了这些实际上的好处之外,剩下的就是贴大字报,安排人到处宣传明军的好,天下汉人是一家。
辽东古往今来就是华夏的一份子云云。
这些舆论上的宣传就不在多提了。
依靠着朱启这几手,一路下来那都是风卷残云,一路横推,没见到有不服从的。
仅仅只是三天的时间,就已经从旅顺港一路推到了辽阳城下了。
而在辽阳城下,遇到了北元的第一次抵抗。
那些溃败下来的元军,一路都是往辽阳逃跑。
如果说之前遇到的北元将领,都是不入流的草包。
那么在辽阳镇守的,则是纳哈出的心腹将领,拖密。
此人在历史上也是稍稍有些名气的,乃是纳哈出麾下猛将之一。
在北元也有草原勇士之称。
这辽阳乃是辽东重镇,万万不能有失。
自刘益兵败身死以后,纳哈出便派出拖密接管了辽阳。
这拖密也是不负重托,如今四面八方的溃军都涌向了辽阳,并且带来了明军到来的消息。
拖密第一反应并不是逃跑,而是安排人手去通知纳哈出,同时组织起防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