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 枢纽行人交通组织 (第3/3页)
在获取信息量少的条件下能及时采取正确的疏散措施。
(6)安抚疏散行人的恐慌心理。行人疏散组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应急恐慌状态下行人的疏散心理与行为特点,以及残疾人、老人、小孩等出行弱者的疏散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及时安抚疏散行人的恐慌心理,有效避免行人流的拥堵踩踏。
(7)采用大运量公交疏解枢纽外客流。针对枢纽外部安全地带的聚集人流,建议基于枢纽周边的交通网络采用公交车辆等大运量交通工具进行疏解,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周边路网的交通压力,而且还可以快速疏解被困人群。
3.排队类行人交通组织
排队类行人交通组织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设置隔离设施或标志,有效规范行人排队秩序。
(2)设置专门管理人员,正确组织引导排队行人。
(3)合理设置排队结构,改进排队方式,控制队列长度。
(4)改善等待区条件,减少感受等待时间。
(5)提高窗口的服务能力,减少排队时间。
4.通道类行人交通组织
通道类行人交通组织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设置单向步行通道,提高通道的通行效率。
(2)设置通道中央隔离设施,规范行人流的移动秩序。
(3)设置通道指示与疏散标志,提高通道的导向性与疏散安全性。
(4)优化通道形态设计,提高通道的通行能力与防踩踏能力。
5.广场类行人交通组织措施
广场类行人交通组织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合理划分广场或大厅功能区域,有效规范行人移动秩序。
(2)提高广场或大厅内信息服务的准确性、有效性、全面性,明确指引行人的移动目的与方向,避免行人移动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