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 枢纽行人交通组织 (第2/3页)
全性。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该措施不应作为一项长期措施,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人的步行舒适度,增加了行人移动时间,易导致乘客对枢纽服务满意度的下降。
2.应急状态的行人交通组织
应急状态的行人交通组织,是指在断电、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状态情况下的行人应急疏散组织。应急状态下枢纽交通系统面临两种紧急需求:一是快速疏解枢纽内外的客流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二是快速调动应急抢险救灾所需的人员与物资,最大努力地控制事态发展。枢纽客流的行人交通组织,属于第一种需求,其主要目标是快速将枢纽内客流疏散到枢纽外的安全地带,并通过枢纽周边的交通网络疏解枢纽外部的人流压力,其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项。
(1)制定行人应急疏散路线。通过预留备用应急疏散出口与通道等手段,制定多条行人应急疏散路线,保证行人在有效的可控时间内疏散到枢纽外的安全区域。
(2)控制疏散行人聚集程度。通过设施设计、流线组织、导向标识等手段,诱导人群各自独立、分区域地疏散,将疏散行人流分布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有效降低疏散行人的聚集程度,减少大规模拥堵行人产生连锁效应。
(3)减少行人个体间疏散冲突。通过设施设计、流线优化等手段,减少和避免行人流线间的冲突,从而规范行人行为,减少行人间的疏散冲突,提高行人流的整体移动效率。
(4)保证步行设施的行人通过量。基于优化设计,提高步行设施的行人通过能力,同时合理控制行人的拥挤程度,有效降低拥堵对步行设施行人通过量的影响,保证步行设施的行人通过效率。
(5)制定行人紧急疏散的应急预案。制定简洁明了的行人紧急疏散的应急预案,实现预警系统与应急预案的联动控制;在重要的节点设置引导标志或人员,保证行人有序行进,提高行人的疏散效率;并通过广播通知等形式,帮助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