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6.3.5 枢纽交通设计目标与原则 (第1/3页)
1.设计目标
枢纽交通设计的目的是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方便客流的出行与换乘、增加枢纽的交通服务能力。枢纽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相关利益主体主要包括出行换乘客流、运营管理部门、周边土地利用、周边交通系统等,如图6-2所示。
图6-2枢纽交通设计的相关利益主体
枢纽交通设计应在实现枢纽自身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努力权衡四方的权益与基本要求。基于四者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枢纽交通设计的目标。
(1)需求性:交通枢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客运需求、客流换乘、自身发展等需求的程度。具体包括枢纽站场建设规模、运输设施设计能力、换乘设施设计能力、枢纽站场发展余地等。
(2)协调性:交通枢纽与城市总体规划、周边土地利用、周边交通网络、其他客运枢纽站场等的协调程度,以及枢纽内部不同交通运输方式间的协调程度。具体包括枢纽客流集散方向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性、枢纽设施设计能力与周边交通网络承载能力的协调性、进出枢纽交通流线与周边土地利用的协调性、枢纽设施设计与其功能定位的协调性、枢纽内部不同交通方式间运能的匹配程度等。
(3)便利性:交通枢纽运行中客流和车辆进出枢纽站场的便利性,以及客流换乘的便捷性、舒适性等。具体包括运输车辆的出入条件,客流进出枢纽的便利性,客流换乘线路的清晰与简捷性,不同交通方式间的换乘距离与便利程度,客流导向标识的醒目性、可识别性、合理性、持续性、系统性等,残障人士、儿童、老人出行的便利性等。
(4)安全性:交通枢纽运行中客流出行与换乘的安全性。具体包括人流与机动车流的冲突性、客流紧急疏散的便利程度、紧急求援便利程度等。
(5)运作性:交通枢纽建成运行中,枢纽站场内部管理的难易程度及枢纽站场内部车辆和旅客组织的便利性,具体包括枢纽站场运营管理的难易性、枢纽内部组织便利性、不同交通方式间运行的独立性等。
(6)经济性:交通枢纽建设和建成运营的过程中投资和支出的经济成本和费用。主要包括建设费、运营费等。
(7)社会性:交通枢纽在建设和建成运营中的社会效益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具体包括环境污染、社会效益,对周边经济、土地开发的影响,对周边交通网络的影响等。
(8)技术性:交通枢纽在建设过程中对特别需求技术的可实现性。
2.设计原则
鉴于以上设计目标,提出枢纽交通设计的原则如下。
1)人性化原则
基于“人本位”理念,枢纽交通设计应尽量满足旅客出行心理与行为习惯,以提高客流出行换乘的舒适性、可靠性、方便性和安全性等。舒适性体现为恶劣天气下的保护、候车环境的气温调节等;可靠性体现为换乘通道的照明、出行信息服务的准确等;方便性体现为换乘路线便捷、步行距离短、人行步道坡度适宜及满足特殊人群的无障碍物通道与乘降设施等;安全性体现在应急疏散通道、紧急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