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5.3 基于轨道交通衔接的常规公交站点设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5.5.3 基于轨道交通衔接的常规公交站点设计 (第1/3页)

    1.常规公交换乘站点设计步骤

    一个典型公交换乘站包括站台、车辆周转区、路侧区域(包括公交运营者,乘客、行人的人行道及辅助设施)3部分,各个部分所需区域是分别决定的。详细设计步骤如下。

    (1)确认公交换乘站内的线路数及其频率,确定公交的线路交通组织。

    (2)确定容纳的各种设施。

    (3)选择车站设施标准,如线形、锯齿形,单、双泊车位。

    (4)确定各车站设施的服务水平与各站台的尺寸。

    (5)确定最合适的布局结构。

    (6)看场地要求能否容纳设施。

    (7)确定车站衍生的步行需求及步行设施的合理规模。

    (8)细节设计,如站台、行人岛、排队区、周转道路和步行设施等。

    (9)确定标志、标线及信息服务设施位置,全面分析与其他因素考虑。

    2.常规公交站点布局模式

    国外针对地面公交站点的典型设站形式为在轨道交通接驳站出入口近端路侧设置锯齿状站台,如图5-12所示。这种形式的地面公交站点主要设置于接驳换乘量低、用地比较紧张、不设置公交首末站的轨道接驳站。

    国内基于轨道交通衔接的常规公交站点布局一般有4种模式:交通枢纽综合体、常规公交多站台换乘形式、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共用站台及常规公交停靠在轨道线路附近的城市道路旁,通过人行设施、天桥、地下通道等与轨道车站相连。

    图5-12国外典型锯齿状公交站台布局示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