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 城市交通枢纽 (第2/3页)
或自动扶梯连接两座车站的上下站台,从而实现节点换乘。这样任一方向的乘客只需通过上下楼梯或自动扶梯或电梯一次,便能换乘到另一条线路。其不足是,节点换乘方式的站台建设要求一次完成,因此初期投资较大,同时预留线路的界限净空及线路位置受到限制,这就要求对预留线要有一定的研究设计深度,避免预留工作做得不尽合理而造成后续工程实施困难。
节点换乘设计的关键是要注意上下换乘的客流组织,避免进出站客流与换乘客流的交织紊乱。该方式与同站台换乘方式相同,多用于两线之间的换乘,如用于三线或三线以上的换乘,则枢纽布置和建筑结构变得相当复杂,必须与其他换乘方式组合应用。
3)站厅换乘
站厅换乘是设置两条线或多条线的公用站厅,或将不同线路的站厅相互连通形成统一的换乘大厅。乘客下车后,无论是出站还是换乘,都必须经过站厅,再根据导向标志出站或进入另一站台进行换乘。
该种形式的优点是,由于下车客流只朝一个方向流动,减少了站台上人流交织,乘客行进速度快,在站台上的滞留时间减少,可避免站台拥挤,同时又可减少楼梯等升降设备的总数量,增加站台有效使用面积,有利于控制站台宽度规模,因此,站厅换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换乘方式。其不足是,与同站台换乘和节点换乘相比,乘客换乘线路通常需要先上(或下)再下(或上),换乘总高度大,换乘距离长。
若站台和站厅之间采用自动扶梯或电梯连接,可以改善换乘条件。由于所有乘客都必须经过站厅进行集散和换乘,因此站厅内客流导向和指示标志及各种信息显示屏等换乘诱导系统设施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保证旅客有序流动必备的硬件环境。
4)通道换乘
如果两轨道线路的车站比较靠近,但又无法实现同站台换乘、节点换乘或站厅换乘,则可以采用通道换乘的形式。这种换乘方式是通过专用的通道及楼梯或自动扶梯、电梯将两座结构完全分开的车站连接起来,供乘客换乘。通道可以连接两个车站的站台或站厅的付费区,也可以连接两个车站站厅的非付费区。
通道换乘根据车站站位的不同,又有T形、L形和H形3种布置形式,如图3-19所示。T形和L形站位与节点换乘中的T形和L形换乘相似,只是在两车站的连接部位不同,考虑到建筑结构设置的困难,可以不设置换乘设施,乘客的换乘通过设置在其他部位的专用换乘通道进行。如果两线车站的站位平行或接**行,且靠得很近,但又无法采用同站台换乘,那么可以采用H形站位的通道换乘方式。
图3-19同站台换乘同一平面布置剖面示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