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3.4 交通资源配置设计的主要内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3.3.4 交通资源配置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1/3页)

    城市交通资源配置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资源配置设计、交通方式资源配置设计、网络资源配置设计、交通组织资源配置设计及支撑资源配置设计5个方面。

    1.土地资源配置设计

    土地资源是承载交通运输活动的基础性资源,其配置是交通资源配置的核心,在交通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交通用地配置是指城市交通设施用地在不同用途和地区的分配,以有效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交通运输需求。交通运输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必须制订合理的交通用地配置方案才能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交通运输系统的高效化,从而正确引导土地利用格局的发展。进行城市土地资源配置设计应依据我国《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该标准对城市用地进行了分类,并对不同规模城市中的各种用地的比例进行了规定,并要求城市交通设施用地的比例在10%~30%。在进行具体配置时,中小城市应取下限,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应取上限。目前,我国城市交通设施用地的实际配置比例还很低,多数城市尚未达到标准要求的比例,而国外的城市交通设施用地比例一般都较高,例如,纽约约为34%、巴黎约为26%、伦敦约为25%、东京约为24%。因此,对我国城市而言,如何更新城市规划理念,合理配置城市用地,配置更多的交通设施用地,也配置更多的交通设施,提高交通供给,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是进行城市交通系统设计的关键。

    2.交通方式资源配置设计

    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每种交通方式都有各自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它们适用于不同的交通出行活动,不同的交通方式有各自发展的优势领域(适应出行距离、运距和运输能力)和发展规律,具有互补性。而与此同时,各种交通方式的服务功能具有交集,有着一定的可替代性,具有竞争性。因此,在进行交通方式资源配置设计时,充分发挥它们的互补性,避免恶性竞争,从而使得整个交通系统协调发展是设计的根本。

    地铁具有占用土地资源少、运输能力大、运营速度高、安全、准时和低排放,以及适合的出行距离长等优势,但建设成本高,应设置于城市人口密度高的建成区。

    市郊铁路具有运输能力大、运营速度高、安全、准时和低排放,以及适合于较长距离的交通出行等优势,但占地相对较多、建设成本较高,应设置于中心城与卫星城之间,并采用大间距设站的方式保证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落实。

    轻轨具有运输能力中等、运营速度相对较高、安全、准时和低排放,以及适合于中短距离的交通出行和占地相对较少等优势,其建设成本居中,应设置于建成区内或中心城与卫星城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