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 城市交通设计的理论基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2 城市交通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3/3页)

特性不同的载运工具的移动,形成带有智能体和复杂的流(需求),这些流分布于复杂而庞大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节点内,适应流的设计需要进行科学的计算。因此,数学计算和计算机仿真等计算科学是城市交通设计的必需,以做到“量体裁衣”的效果。

    6.交通环境工程

    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和今后一段时间中的主旋律。因此,节能减排的城市交通设计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环境工程作为城市交通设计的基础之一,主要在节能和减排。在城市交通设计中,两者主要体现在城市交通体系设计方面,即节能减排型交通体系设计。公交优先、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城市轨道交通主导、慢行交通系统等是典型的节能减排模式。在减排方面,优化交通组织和优化信号配时系统等,均能减少停车,提高机动车的平均行驶车速,从而减少尾气排放。

    7.历史文化

    城市都有其历史文化背景,尤其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规模大多依据《周礼考工记》设计和建设,新城也具有其历史文化特点。因此,城市交通设计应该充分尊重和体现对应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以凸显地区历史文化,使得设计具有显著的地方色彩。此外,城市的色彩也是历史文化的沉积,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咸阳的黑色、楚国郢城的黄色、齐国临淄的红色、燕国蓟城的蓝色、韩国郑城的绿色、赵国邯郸的白色、魏国大梁的褐色,以及近代北京的琉璃瓦色、上海的蓝色、广州的红色和西安的紫色等。

    此外,我国古代的城市和交通网络是按照阴阳五行的思想设计的,即朱雀(南)、玄武(北)、青龙(东)、白虎(西),天子居中向南,南北中轴大道为朱雀路,城墙北门为玄武门、南门为朱雀门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