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既来之则安之,世间安得所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既来之则安之,世间安得所愿 (第2/3页)

谢谢,谢谢。”

    周棘笑到:“老人家客气了,这不算什么,好好回去休息,来,我扶您二位起来。”周棘扶着老翁的手帮他站起来,突然老翁啊的一声,立马扶住后腰,脸上直冒汗。周棘问道:“怎么了?老人家”  阿婆也紧张的问到:“老头子,你咋了?你不要吓我。”

    老翁回答到:“没事,应该是后腰被踢到了,有点疼使不上力。”

    阿婆顿时被吓哭了,“这如何是好啊?哎”

    老翁摆了摆手,说到:“没事,休息两日便好。”

    周棘感觉老翁可能不好走路,于是觉得好事做到底,说到:“老人家,来,我背上你送你回去。”周棘立马蹲下来,将老人家靠在身上背起来。

    老翁觉得不合适,说到:“这样如何使得,后生,还是让我和老婆子慢慢走回去,已经很麻烦你了。”

    阿婆也紧跟着说到:“是啊,这样太麻烦你了,后生。”

    周棘哪里肯放下,背着就往前走,说到:“这有什么麻烦的,不碍事。”走两步还回过头对站在原地啊婆说到:“走吧,阿婆,你给指路,告诉我该往哪里走。”

    阿婆觉得小伙子不错,笑道:“走这边”  阿婆往周棘后面的方向指了指。

    周棘立马觉得不好意思,哈哈笑道:“我还以为是这边,走吧,阿婆。”

    就这样,周棘背着老翁,和阿婆边走边聊,阿婆问周棘是哪里人,周棘说自己是四川人,几年前随父母到海外做生意,回来的时候在海上遇到大风浪把船吹翻了,父母发生了海难,他被风浪吹到了宁波这边。周棘突然说到父母,感觉自己突然好孤单,因为以后可能再也无法再见到他们。

    两位老人家感觉到周棘情绪有点低落,便好生安慰了一番。也感觉了周棘的不容易。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周棘也了解到,原来两位老人家听了一位牛鼻子的话,借了刘府的银子给孙女治眼睛,谁知道银子花了眼睛没治好,眼看期限快到了,两位老人家就把制得的盐拿去卖,谁知道刚好被刘府家丁遇到欺负,抢了他们的盐。于是就发生了前面那一幕。

    两位老人家所住的地方离县城大概20多里地,叫红石村,村上基本都是盐户,靠煮盐为生。老翁姓纪,叫纪福生,阿婆姓陈,现在随夫家,称为纪陈氏,有一个孙女叫纪清韵,16岁,比周棘小8岁,有眼疾,因为看见父母相继被倭寇所杀,悲伤过度造成。

    太阳夕下,周棘和两位两人家边走边聊,心情舒畅很多。看见两边的树林,庄稼,飞鸟,夕阳,感觉这样的环境还是很不错。

    已经走到了红石村外,红石村外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石桥,过了桥,往里走几分钟就是纪老翁的家。家家户户现在都在做晚饭,炊烟缭绕。还有一些小孩在存里玩闹。

    纪老翁的家是三间土房和一间柴房。外面有一个园子,用竹子、木桩围着。虽然不富裕,但是胜在干净整洁,有条不紊。

    阿婆在前面带路,一边打开园子的门,一边向屋里喊到:“小小,我和爷爷回来了。”

    这时候,从厨房挨着门边走出来一位少女,少女眼睛看着和正常人的差不多,甚至感觉更清澈,彷佛有一层水务蒙在上面一样。虽然看着粗布衣衫,但是很干净,很清爽。给人一种不容亵渎的感觉。

    周棘站着一动不动,直愣愣的看着对方,在心里感叹到:“世间竟有如此清新的女子。”突然旁边的阿婆说到:“玉润,来,赶紧把这老头子放下,你看冒了这么多汗。”(路上周棘在被问到个人情况的时候,自己整了一个字,叫玉润。)背上的老翁也是附和着:“快快,后生,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