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洛阳 第二十三章 封侯真我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风起洛阳 第二十三章 封侯真我意 (第3/3页)

就算不能封侯,要是能做出一些成绩来,想转地方六百石官职,以他们的家世还不是轻轻松松!

    有了基础的官职,到时候是转任地方也好,进入中央也好,阻力就能小很多了。

    想明白了这点,台下吃瓜群众们的热血也被点燃:“大好年华,我等却在此蹉跎岁月,实是不该。”

    “是极!是极!若非陈君点醒,我等还在迷雾之中。大丈夫当效班定远,张骞傅介子,马上博一个功名!”

    有不少人是热血上头,但是人群中渐渐有人醒悟了过来,那就是现在去“击胡拓边”实在是一个收益高的好选项。

    未来几年胡人肯定会犯边,而且不断增多,这样自己只要能够击退胡人,就一定能为自己争取到足够的政治资本,这是一个极佳的机会。

    虽然有一定风险,但是总好过在洛阳坐冷板凳熬资历。

    一时间场上众人中有不少生出了“搏一把”的心思来。

    就在众人各怀鬼胎的时候,陈瞻已经写完了诗。

    之前提议作诗歪楼的那名士子此时正帮陈瞻抻纸,见此已然能明了,他的那点小把戏已经被陈瞻看穿了。

    也对,他还在太学里厮混的时候,陈瞻已经在战场上厮杀了,他怎么可能看不穿自己的小把戏!

    可怜自己班门弄斧,不仅把在场众人往相反的方向上带,还妄图以此拍大佬的马屁,真是可笑。

    那名士子想着,甚至恐惧得颤抖起来。

    陈瞻不知道他脑补了些什么,只是看他那么害怕,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故而只淡淡地看来他一眼道:“别晃,字都要被你晃花了。”

    那人听闻此言便真如木雕般定住,一动都不敢不动,只有后背渗出地汗水,暴露了他的真实心情。

    陈瞻没有再看他,微眯着眼睛,将毛笔蘸满墨水,仰头灌了一口酒,笔锋一转接着写道: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悍兵犹备胡。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这首诗不同于之前的热血,而是略有沉郁。“亭堠”就是边境上,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

    开篇两句描写了对敌形式的严峻。

    接着“和亲非远图”两句则强调的是,在国家大事上不能总是忍让,如果长期如此只能越来越受欺负。

    这是借前朝武帝故事表明,“和亲”政策在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雍的压力,但是却并没有遏制匈奴的野心。

    带入大雍当今的现状,其实就是想表达,对于外族不能一味笼络,如果自己力量不够强大,“怀柔政策”一定会遭受反噬!而边塞重镇,在地理和政治上的重要作用,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陈瞻这首诗其实有点告诫场下士子:现在边境情势危急,即使只想要防守,压力也很大,朝廷也给不出太多的支持,实在是困难重重。

    所以你们要想好了,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虽然做好了,收获会很大,但是如果能力不足,就是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所以如果觉得自己能力不行,趁早别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