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洛阳 第四章 皇帝陛下的光辉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风起洛阳 第四章 皇帝陛下的光辉历史 (第3/3页)

就算希望能大办一场自己的登基仪式,让三辅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都来京城参加。

    鉴于这个傀儡实在是好用,宦官们也不愿意在这个“无关痛痒的小事”上横生枝节。再加上他们也有想借此事立威的考虑,于是爽快地满足了李璜的“虚荣心”。

    谁知,在登基大典上,李璜登基之后便当着群臣的面颁布了一条旨意,历数宦官罪状,宣布诛杀宦官。

    在他刻意扩大的登基大典上不仅有洛阳的群臣,还有进京的官员,再加上皇帝的首肯,洛阳城中一直以来保持的平衡被打破。

    那些宦官数月以来骄横跋扈,早就令官员们不满了,如今遇到了如此好的机会他们怎么会放过,于是宦官们被当堂诛杀,鲜血溅上李璜的袍服,将上面的花纹染得更加明艳。

    于是十二岁得李璜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借着世家和将门的力量拔出了权宦,暂时保住了自己的人身安全,收回了宫中全部的权利,以及外朝作为皇帝的部分权力。

    他渴望政由己出,只是他根基太弱,没有自己依仗的势力,所以只能拉一派打一派。于是他培养新鹰犬,与世家周旋,平衡宗亲与将门,逐步收回自己的权力。

    以上还是李璜十二岁那年的壮举,如今成年的李璜肯定更加可怕,所以就陈瞻看来,李璜就资质来说绝对是皇帝里顶尖的一批了。

    所以,以李璜的资质他如何能看不清楚大雍的问题?显然李璜全都看明白了,他甚至看清楚了世家的根基在哪,他之前兴建鸿都门学,刻太学石经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显然现在世家的力量太大,李璜也不敢直缨其锋,所以他开始培养一批寒门抗衡世家,至于百姓,让他们能吃饱饭就已经是了不得的盛世了,所以李璜压根就没考虑过这种可能性。

    其实这也不怪李璜,这也是历史的局限性,要不是陈瞻前世经历过那个普及教育的时代,他也不会相信那种奇迹真能实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