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五章兴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五章兴复 (第2/3页)

  毕竟若是放到蜀汉上,一个八岁的小孩再怎么天才,刘禅也不好傻到给他封为散骑常侍。若有人提议给诸葛亮的12岁的小儿子诸葛瞻封散骑常侍或侍郎,不用刘禅说话,诸葛亮就站出来否决了。

    说完后,郭太后捏着手中的巾帛,思量了许久,问道:“只是我等北临邺城,先帝安葬之所当为何地?且先帝谥号、庙号未定,不知大将军及太尉商议的如何,可有定论?”

    此言一出,曹爽面露尴尬,然后看向司马懿,苦笑了一声。而司马懿也是心有灵犀的苦笑摇了摇头,表示这件事难办。

    曹叡死前也不安分,他表示希望自己能有‘烈宗’的庙号,及给自己一个好的谥号。

    庙号者,无非祖宗而已,祖有功而宗有德。以曹叡登基以来的政绩,虽北定鲜卑、辽东,南安孙权,但西边却折腾出来一个季汉。而且自己这个带兵出征,还死在前线,因此怎么说也和宗够不上边。虽然自创一个烈,但他还是宗呀。

    对于曹叡这种不要脸的做法,曹爽与司马懿、蒋济等很是头大。但面对先帝的遗诏,若是不遵又当如何是好。

    曹爽硬着头皮,说道:“先帝曾于洛阳修建高平陵,以为陵墓,今按礼制当安葬于此。至于庙号及谥号,我等还在商议。”

    郭太后面露悲意,说道:“先帝若入葬洛阳,日后兵戈若起,恐有扰乱陛下安宁,可葬于邺城周边否?”

    曹爽手持笏板,沉声说道:“启禀皇太后,今我大魏连连动兵,百姓困苦,将士怨言四起。先帝驾崩,人心不稳,今大兴土木于邺城,恐会使天下沸腾,百姓积怨矣。蜀人在西窥视,当不可轻损国力。”

    “且洛阳艰险,有山川之固,东有豫、兖为后,北有冀、并为援,大将镇守洛阳,蜀人安能克乎?望太后明察深思,以为国策而图。”

    郭太后默默垂首是,说道:“既然如此,便按卿等而言。迁陵难成,庙号、谥号还需多思,以全先帝身前所求。”

    “诺!”曹爽应道。

    ……

    待众人退朝后,曹爽寻上司马懿一路交谈国政。

    曹爽披着大氅,说道:“三月迁都,蜀人恐会北上袭扰洛阳,届时中枢混乱,当如何是好?”

    迁都这件事并不简单,不仅是简单地换地方办公,而是会涉及大量的人口迁移。到时候大汉兵至,将是一场灾难。

    司马懿捋着胡须,说道:“若大将军信懿,懿当挂帅出南退蜀军,以保洛阳稳固,迁都无碍。”

    曹爽露出感激之色,说道:“三月劳烦太尉辛苦了,不过今撤之后,不知洛阳谁可坚守,以保洛邑巩固,中原安宁。”

    司马懿沉吟少许,说道:“懿以为河东太守郭淮可任此职,当可保洛阳无事。”

    曹爽闻言,微微皱眉,说道:“郭淮初为雍州刺史,连败于蜀人之手,丧师失土,安能为洛阳留守,以却蜀人兵锋。”

    司马懿笑着解释说道:“大将军有所不知,郭淮初败陇右,乃是诸葛亮出奇,陇右无备侥幸被诸葛亮所取。至于败于魏延之手,魏延乃蜀国骁将,作战骁勇,两军相逢,胜败皆有可能。”

    “而后关中之战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