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亚洲之行(一) (第2/3页)
凯肯定没法采访到门兴格拉德巴赫的多名球员。显然,央视拿到了门兴格拉德巴赫中国之行的第一手资料。
由于球迷的疯狂追捧和媒体的采访,,门兴格拉德巴赫花了大半个小时才得以脱身,全队赶往这次商业比赛赞助商提供的酒店时,天色已经快要黑了。
安顿下来之后,球员们有的疲惫不堪的睡去,有的有些兴奋的聊着在中国见到的新鲜事物。
由于今年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足球预选赛年,,所以中国国奥队也会集中训练,这次中国足协就希望能借门兴格拉德巴赫,来检验一下上一段时间的训练成果。
尼克上网看了一会儿中国足球的新闻,感觉和历史上的中国足球还是有了一些变化,大批留洋球员的出现,让中国足球人的信心膨胀了起来。
“中国足球春天来了,德甲劲旅被吸引,将到京都参加两场热身赛”――《xx日报》
“中国足球引起国际足坛关注,德甲劲旅选择在中国开始赛季准备”――《体育周报》
“尼克率队来华参赛,德甲球队检验中国足球水平”――《球刊》
“德国足球和中国足球再续前缘”――《x方体育》
......
但尼克感觉还不够,要真正让中国足球取得进步,就首先必须让中国的足球人看到差距。门兴格拉德巴赫虽然仅仅是一支德甲的中游球队(上赛季第八名),但用来做标杆,足够了。看到差距再去努力,中国足球才能有进步,当然,前提是足协那几爷子不乱干。
第二天,球队就正式进入工体,开始了在中国的第一堂公开训练课。
由于是公开训练,所以吸引了不少的球迷和媒体前来观望。
“哇,那个非洲黑人速度好快啊!”
“靠,尼克的速度也不慢呢!”
“马特乌斯太老练了。”
“代斯勒的技术酷毙了。”
“哈哈,那不是京都野球高手李一欢吗?这家伙进步可真大啊,都能进入门兴格拉德巴赫的主力阵容了。”
......
球迷们在场边热情的指指点点,虽然是一趟训练课,但却让他们大开眼界,国外球队的训练显然比中国球队的训练水平高出不止一个层次。
媒体也在不断的拍摄门兴格拉德巴赫,虽然已经不是外国球队来华的初期那种热情了,但门兴格拉德巴赫的水平依然值得他们追捧。
球队按照卡尔的思路进行着针对训练,现在大家速度都快,这就需要一个节拍器了,毫无疑问,尼克就是卡尔明确规定的节拍器。
上午的训练结束,球迷们就守在场边等着自己喜欢的球星,希望能得到他们的签名或者说说话。
“尼克王子,你能给我签个名吗?在这里!”一个20多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