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8松江府 (第2/3页)
,和他们相互行礼,算是打了个照面,这才随着进了松江府。
先去了临时征用的庄园休息,魏家在松江府有资产,但多是经营用的,小院子也有,但这类豪华的府邸却没有预备。
不过官府向来有征用大户府邸的习惯,每到需要安置的贵客,朝廷就会联络当地富商士绅,选一处府邸供其临时起居。
不像后世,很多地方建招待所安排领导居住。
“松江府开埠以来成绩斐然,朝廷很满意,宫里也很满意。”
进入正堂坐下后,魏广德喝了两口送上来的相差,这才对下方垂手而立的胡峻德说道。
“你坐下吧,不必多礼。”
似乎才发现般,胡知府还站在下面,这才指指左边的官帽椅说道。
接下来,胡峻德又汇报了松江府近几年的情况,魏广德更关注夷船来此商贸的次数和交易额,而不仅仅是大明商船出海的情况。
此时大明外贸属于严重顺差,海外进入商品极少,主要还是倭国特产和南洋矿产为主。
不过只有倭国折扇、倭刀等精品通过松江府入关,而通过长江水道和河运便利,南北物资集散于松江府,此地已经商贾云集,经贸发达,远超广州。
说起来,其实在月港兴起时,广州港凭借独特地位和历史渊源下,就能和月港平分秋色。
是的,别看都说大明禁海,但广州这地方名义上也是禁海,但有市舶司在,自然允许大明商人和海外藩国进行“朝贡”贸易,曾经几乎垄断大明的海外市场。
而其中利益,除少量通过市舶司运到内廷外,大部份税款都充入广东官府中。
张居正这次把广州纳入开埠之地,其实也是抢了广东官府的钱袋子充实国库。
除少部分既得利益者因为利益受损有不满外,其他大部分人倒都是默认了这个规则的改变。
毕竟,能获得利益的人太少,他们大多只能从官府分到一些福利。
而这些福利,有没有这部分进项其实都不影响。
反倒是因为广州正是开海,吸引两广、湖南、江西等地商人云集广州,商业更加繁华。
“听你说,从松江府驾船出海去倭国,距离更近。”
魏广德压低声音小声问道。
“确实,我也听人说起过,为此还专门重整了各部卫所和营兵。”
胡峻德开口答道。
以前对地理都不了解,看着倭寇肆掠闽浙,都以为那里距离倭国最近。
谁知道这两年松江开埠,更多的商船出现在松江府后,不管是大明海商还是夷船商人都说松江府距离倭国最近,交通甚是便捷。
为此,胡峻德还在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给京城魏广德写信告之此事。
“适当防备是好的,你做的不错。”
魏广德开口称赞一句,懂居安思危,这样的官员就很好。
看后世的民间版本地图,会以为倭国距离天津似乎更近。
但实际上那是投点不同导致的,地球是圆的,实际上很多距离不是平面地图上所显示那样。
“现在码头区可同时供多少商船靠岸装卸?”
魏广德关心起松江府码头的情况。
“初时十余条,现在可供二三十条海船靠岸。
因为还有许多内河河船来此,所以正准备在吴淞江口建造新的码头,主要供河船靠港用。
到时,这三十条大船泊位可全部停靠海船,装卸量还能扩大。”
胡峻德答道。
因为开海的缘故,大明各地已经对海运不再那么抵触和禁止,内陆商人的货物走河运运到松江府,而沿海商人则是海路直接往这里送,所以每天几乎都有海船抵港。
不止是浙江商人,还有淮安,甚至山东南部商人,也都是用海船把货物送到松江府售卖。
“崇明岛那边的泊位,你知道情况吗?”
魏广德忽然问道。
长江口崇明岛,朝廷在此建立了崇明守御千户所,而之前被南海水师向兵部奏报后,指挥权转移到南海水师,水师在此建立了军港。
现在魏广德知道松江府距离倭国较近,自然考虑将此地作为大明官军东征的出发地之一,另一路自然是山东登州水城出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