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02章 找准靠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02章 找准靠山 (第2/3页)

想清楚,你别不信,开始可能各省的督抚总兵们会嘲笑你,但是用不了几年,大伙都跟着学习你。”

    “你真以为皇帝在意你的政绩和能力?”丁毅冷笑:“皇帝在意的是你们的忠心。”

    这句话让陈永盛低头沉思了好一会,这才是重点啊。

    当晚两人下楼的时候,下面的菜都凉了,阮氏又重热了一下。

    陈永盛很高兴,还特意叫陈小苗开了瓶法国进口的红酒,和丁毅喝了几杯。

    喝完几杯后,陈永盛终于进入正题。

    “丁毅你是有大才的。”

    “你不应该待在锦衣卫,你有没有考虑过出来为官?”

    丁毅心中狂喜,他当然也不想呆在锦衣卫。

    “不是说只有干到千户才能转为地方官吗?”丁毅疑惑的问。

    “千户以下也能转,而且更方便,省内就能搞定,只要你愿意,我去和林泰来说。”

    丁毅小心翼翼的问:“能转到何处?”

    他也看看位置再说。

    他现在在百户所,管着近百人,相当于一个部门负责人,大权在握,日子还是挺舒服的。

    “社正。”陈永盛道:“也是地方主官,杭州府内的社正是从八品,其他县府的社正是正九品。”

    “社正?”丁毅当然知道是什么官,这还是他前世制定的。

    社在周王朝时就有了,在元朝是比较流行,大明也在很多地方沿用。

    到了大乾后,丁毅继续改进。

    简单说,就是类似后世的街道办,或居委会。

    大明和大乾叫社。

    大乾的社按街道分,一个社有大有小,最大的有数千户甚至上万户,小的也近千户,通常都在县府之核心地带。

    社的主官叫社正,就相当于居委主任和街道办主任。

    陈永盛打算调任丁毅到仁和县任社正。

    杭州府有九县,仁和县、钱塘县是杭州府最核心的两个县,基本占据了后世杭州最核心地块。

    仁和县下有九个镇,四个社。

    丁毅在仁和镇干过锦衣卫总旗,然后调到西湖百户所,这两个地方都在仁和县地盘上。

    现在陈永盛镇还是让他在仁和县的运河社任社正。

    运河社就是后世的拱墅区,在西湖北部,全社户籍才一万八千多户,但加上外来人口,社内常住人口超过十万,比很多县的人都多。

    社这个级别,比镇小点,比村大点,但因为是杭州府的核心社,所以和镇差不多。

    丁毅听完后,觉的这个运河社不错。

    陈永盛应该想了很久,重点考虑了丁毅的想法,才给他挑了这么好的位置。

    但他没有立刻答应,又提了几个要求。

    陈永盛一一答应,觉的很合理。

    过完年后没多久,杭州府运作了一系列人事。

    丁毅调任运河社为社正。

    许斌为西湖百户所百户。

    原东阳县令严宽调任仁和县为县令。

    严宽虽然是县令调县令,但杭州府的县令份量,远远超过东阳县,严宽也是非常感谢丁毅。

    丁毅到二月底才正式上任。

    这会也没人送他,都是和大明朝差不多,自己带着新的官印,任命文书,孤身一人,前往运河社。

    运河社顾名思义,办公室就在运河边上,大概的位置在后世的运河大剧场附近。

    丁毅一大早背个包包来到一条巷子,身边也没带人,他还是很小心,一边走一边看,生怕被人伏击。

    他本来想买车的,后来听说运河社有辆公车,所以就没买。

    这段时间都没啥事,但不代表没有敌人。

    浙江总兵杨又武还是会找机会干他的。

    当然,他的人也会找机会干杨又武,看谁命不好了。

    这条巷子直通运河社办公室,巷子不宽,大概六米左右,两侧都是居民房或商铺。

    这边外来人口挺多,都是来杭州打工的。

    当地土著靠出租房子赚钱。

    但现在被丁毅炒房地,杭州房价炒上来,租房价也在上升。

    丁毅一边走一边观察两边,现在才早上八点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