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六十章 免费方案 (第3/3页)
找不到,我们就在招待所里布置了个暗房,用黑布把门窗都蒙起来,又从太原买了台放大机洗印照片。”阮教授笑道:“我当时跟大家开玩笑,我们自己跟别人说平遥怎么好怎么好,光有手绘图不行,要有照片作为证据。其实还是担心古城和周围几个一般给拆了,这些照片将来可以作为遗迹原始资料。”
周至叹了一口气,很多古城古迹,其实甚至连照片草图都没有留下来,就消失了。
“测绘以后,我和张庭伟几人便开始制定规划,规划前我们去拜访了系里前辈导师陈从周先生,老先生给了我们八条建议,最后一条后来我们拿来做成了说服当地政府的十字方针——旧城旧到底,新城新到家!”
“后来我们交出了《县城总体规划》,方案实施很简单,就是在旧城外开辟新城——将河西旧城区与河东新城区相对独立起来,新旧之间用惠济河相隔,然后用九眼桥)相连。”
“担心当地领导印象不深刻,我们还连夜绘制了古城透视图,然后找来硬纸板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城市模型给他们展示。大家看到在古城保存旧貌的情况下,有一片现代楼宇的新城出现在河东,也都很高兴。”
“不过在我们的方案当中,提出了要保护古城墙,而且要‘整旧如旧’、同时还要保护城墙周围环境等。当时没有得到理解。”
“不过平遥的城墙真的是太值得好好保护了。”阮教授说道:“城墙建立于后周时期,全长六公里,墙高十米米,每隔一段即筑有可供瞭望和发挥侧射火力的马面,马面上设窝铺,这样的马面、窝铺刚好七十二个,而城垛、垛口刚好三千个,很明显这是根据孔子七十二贤和三千弟子的数量来设计的,这多有寓意啊!”
“不过县里领导压力也大,因为没钱。”阮教授说道:“于是为了保护修复好城墙,也表示我们对自己这个方案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又带着图纸连夜去了首都,向城市规划设计界的巨擘郑孝燮先生、以及古建学家罗哲文先生寻求支持。最后在多方努力下,我们筹措到了八万元的城墙修缮经费,带回了平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