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五十七章 都是爱古建的人 (第2/3页)
教授露出了诡计得逞的笑容:“古镇本身很完整,十字型的街,要修公路不就把古镇破坏了吗?从沪上到乌镇啊当时还很不方便,要先到桐乡再换车,或到南浔换船。这路不是不能修,但是我们得有规划啊,这路不能像毁容刀那样直接从镇子中间划过呀?”
阮教授说着就激动了起来:“可是我说服不了当地的负责人,于是又跑到首都找有关部门,最后找到了文化部和当时的全国政协城建组组长,知道是‘茅盾故居’后,部里就重视了起来,发了个函给省政协,表示不能破坏故里周围环境。之后我又赶回省里,请省政协将文件转发给当时的当时的县政府。这样才让修路的事得以重新规划。”
“厉害!”周至对阮教授竖起了大拇指,谁说教授就一定读死书的?这招迂回的策略就用得相当不错。
“你是已经工作了吗?还是……”阮教授见到自己带的学生后,再看看周至一行,总觉得这娃比自己带的研究生还要小,包括后面几个女生也是如此:“刚刚听辛夷同学说也是我们同济的?同济哪个系的呀?你们差不多大的吧?”
“阮教授,我是同济汉语言文学系的。”张辛夷自我介绍道:“我今年大四,叶欣是华东师范的,也是大四。”
“不过肘子却是蜀大的,他是天才,两年本科,一年硕士,现在已经在做博士课题的研究了。不过他跟我一样也是中文系的,方向是中古声韵研究。”
“是挺厉害,那小周同学怎么又对古建筑这么有研究?”
“古籍古迹难分家嘛,”周至笑道:“家学学过点收藏,后来又蒙王老和启老提点,家具也懂一点,不过要说起对古建的了解嘛,我,辛夷,欣欣,都是参加过虞唐文保基金组织的三峡抢救性保护的前期考察,对沿途待迁古建筑做过田野调查和资料采集的。”
“虞唐文保?你们怎么加入进去的?”
“虞唐文保当时还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名气,名字也还叫做三峡文保基金会,基金会现在有些不好进了,可当时却是到处要人,当时川渝鄂湘相关专业和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