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百五十六章 五疏《集韵》 (第2/3页)
不充分”,只能根据现代发音和留存典籍去猜测和推拟了。
文科的悲哀就在于前提条件的不充分不固定,囿于各自掌握的知识不一样,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许多问题很难得到统一的,惟一的标准答案,只能形成为多个解释方向,由此产生各种学派。
周至不能说自己就绝对正确,但是毫无疑问,他的做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进了一大步,每厘清一个争议点,就在学术上填上了一个坑,立起一座碑。
而当后人再次走到这座碑前,就会看到碑下那个小小的名字。
将汉字韵母分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来理解,将古人的韵书重新看一遍,就能够看得出来他们在编制韵部的时候,进行过一些取舍,周至提出《平水韵》“上平四支”和其他曾经难以理解的分韵方式,其实是古人从实用原则出发,依韵尾特征进行了取舍,从而将韵部整列出来,就是提出了一个很有研究必要的方向。
这只是这次整理工作带来的新发现的一个小小例子,类似的例子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每一个都可以单开好几篇的论文出来。
这些论文周至不可能全部都做,所以只能开辟出一个学术研究小组出来,交给蜀大别的研究成员来执行。
最开心的是谁?当然是辜开来了,他也没想到,带一个周至的博士可以带出一个博士点来。
虽然声韵学冷门,但架不住信息工程学热门啊!这个博士点就是奔着培养文理复合型人才来的,复合型是什么意思?就是不管从文理哪头论,都属于新的研究方法,特别容易出成果的那种。
别说文科了,现在就是在计算机学院,一个精通数据库,高级语言编程的都可以称之为人才。
甚至一个懂得将需求书转化成技术方案书的系统设计人才,都是各方争抢的对象。
一时间蜀大中文系有点应接不暇之势,之前不得不把声韵学视为冷灶,不得不将自己学业往文字学,史学,古典文学上代课的学者们,突然发现,好像自己本门的冷灶上,突然冒出来了一大锅热气腾腾的大窝头。
吃不完,根本吃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