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真品瓷器 (第2/3页)
之千里。
可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人真正见过北宋的钧瓷,所以,也无法去界定北宋还是南宋。
除非是真正见过北宋钧瓷,才能知道它的特点。
难道方寒就鉴定过真正的北宋钧瓷?
常七古恶狠狠的瞪着方寒,不屑的说道:“说的好像你很懂钧瓷一样,既然你说它是南宋的,那你来说说北宋的钧瓷是什么样?”
方寒冷笑一声,随即三支夹起五彩碗,前世拍卖师的控场经验,在此时被方寒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气沉如钟,大方得体,目光笃定的对众人说道:“北宋的钧瓷,在宋徽宗时期,已经到达了巅峰,工艺技术,以及烧制技术,无人能够仿造。”
“那个时期里,钧窑烧出的每一件瑰宝,都把胎釉的窑变烧控技术,发挥到了极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胎质薄而硬,纹理细而精。”
“在放大镜下观看,釉色渐变之间,犹如流光翠影,其中的走泥纹,血红纹,还有彩虹纹,花瓣纹等等,都是北宋钧窑烧制技术的巅峰。”
“可如此精湛的烧窑技术,在北宋末期,就已经完全失传,连钧窑的窑口都消失不见,随后的南宋时期,便出现大批的仿制钧瓷,各种烧窑,比比皆是。”
“可因为北宋成熟而又极致的烧制技术已经失传,南宋的钧窑,无论如何突破,却只得其形,没有其灵!”
“就如这盏钧瓷五彩碗,釉色渐变模糊,不够清晰,胎质略显粗糙,虽然控火烧制,也带窑变,可比起北宋的窑变烧制技术,差之千里。”
“胎厚而声沉,这也是南宋瓷器的特点之一,至于走泥纹,彩虹纹什么的,更是不可能有!”
说到这里,方寒轻轻的弹了一指那五彩碗的边缘。
那沉翠的声响,波动着每个人紧绷的神经。
声浪沉落在韩金生,常七古的脑海,宛如那晴天惊雷一样,嗡鸣翻滚。
方寒的话让他们哑口无言,纵然他们依旧不服气的看着方寒,可他们不能自己欺骗自己。
更没有理由去反驳方寒的定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