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乡间一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章 乡间一日 (第2/3页)

人的名声传出去,的确是会让庄上的所有人都瞧不起。大汉的民从来都是道德高尚的,名声就是评价一个人道德的标准。

    老人们在集体沐浴着冬日里的阳光,早餐说不上丰盛。关人钟爱的面条而已,一大碗裤带面加上热乎乎的臊,便是老人们的吃食。虽然都过了花甲的年纪,但吃起面来仍然气势磅礴。哧溜哧溜的声音,听起来沉稳有力,看来还能吃一碗。

    远处乡勇的小伙们赤膊着身开始修建自己的营地,学校放了寒假现在他们寄宿在学校的两栋教学楼里面,过了寒假会拥挤一阵。冬日里水泥是用不得的,但是不妨碍挖地基。营地距离云家宅只有五百步远,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小土坡。

    到底是带过兵的人,戴宇的眼光还是很准的。若是有人进攻云家庄,两座建筑群就可以形成交叉火力。没有三五倍的兵力不要想进攻的事情。

    匈奴人的聚居区有些凄凉,战死者的骨灰被撒进了河里。这是他们的传统,大路边上的一块空地上堆了好大的一个敖包似的石头圈。原来他们也喜欢这个调调,以为只有蒙古人会垒敖包,原来他们才是创始人。

    草原上的民族是淳朴的,他们生下来便与天斗与地斗与恶劣的大自然,还有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和豺狼斗。他们的唯一企盼就是活下去,看起来很简单,可做到却很难。蝗灾、白灾、还有鼠灾,每一样都会轻而易举的要了他们的性命。

    在云家庄的日他们很满足,有吃的有喝的没有凶恶的财狼还有比豺狼还要可怕的大单于。战死的男人,那个年轻的侯爷给了许多的抚恤。足够将家里的孩带大,虽然打仗没有了缴获。但侯爷的赏赐比缴获还要多很多,盼望着家里的娃长的跟牛犊一样的健壮,然后跟着侯爷去打仗,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赏赐。

    现在他们也开始学着说汉话,因为要与汉人打交道。家里的汉人姑娘就是最好的老师,两贯钱就可以换回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咸阳人市上就有的卖,每家都买了一个回来。勤快能干还听话,弄得匈奴的女娃也开始学着干汉家女的活计。

    对这样的事情云啸听之任之,只要没有打骂虐待的事情。云啸不会干预,民族融合最好的方式便是通婚。与其让这些女被妓馆买了去做歌妓,莫不如被这些匈奴人买了去。至少云啸可以保证她们可以吃饱穿暖不受虐待。

    罗圈腿的巴图正在教小孙骑射,草原上的孩不会骑马可不成。这孩已经十岁了。充分的营养让他的脸色十分的红润,牛犊似的身体非常的壮实。若不是脸上带着遗传的草原红,其他的地方就跟汉没什么区别,张嘴便是浓浓的关腔。巴图的老婆给他买了一个老婆,今年十四岁典型的关女,骨架很大一看就是好生养的。

    见到侯爷来了,巴图赶忙让小孙下了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