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以退为进 (第2/3页)
先前便有渊源,杨乃武因为经常帮人对薄公堂,开罪于任职余杭知县的刘锡彤,让他怀恨在心。
进而在碰到了葛家的命案时,刘锡彤因为这份私怨将杨乃武牵扯进来,诬告陷害、断定其有罪,还联系好自己的人脉,打算把这办成一个铁案,才有了这桩满清四大冤案之一。
而在这里,双方暂时还没有什么交集。
按照电影的剧情发展,一开始刘锡彤其实也并没有想要冤枉杨乃武,是回头发现自己儿子牵扯其中,是杀害葛小大的真正凶手,才要拉着杨乃武给儿子顶罪,也是为了遮掩事实,以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当然,经过了这次的事情之后,交集就有了,虽然还没有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其实这个时候李勇如果还想要挽回的话,也还是有机会的。
只要他愿意息事宁人,主动放弃追究,并且为自己的态度向刘锡彤表达歉意。
刘锡彤不说一定会原谅他,但在综合考量,考虑影响之后,还是有一定的概率会罢手,除非后续李勇自己犯下什么错误栽在了他手上。
毕竟是儿子被捉奸,理亏了,儿子也只是挨了顿打,甚至对于刘锡彤来说,这个不学无术的逆子吃这一次教训,要是能够让他长点儿记性,从此改邪归正,反倒是好事情。
至于面子、官声,只要外界的舆论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让风声传得太广,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波及到自己,那在他看来都无关紧要。
别说是这个时代了,就算是放在传媒业发达,群众发声、监督的途径更多的时代里,对于所谓的民意说不理照样是不会太理会的。
只是李勇心里本就对刘家父子不齿,对刘锡彤也是毫无敬意,根本就没有打算放过对方。
他的态度已经展示得很明显了,刘锡彤不管是因自己被冒犯,还是为了保全儿子,自然也不可能放过他。
所以李勇更不会抱有什么侥幸心理,也不会将主动权拱手相让。
面对刘锡彤的要求,他只是淡淡回应道:“刘巡抚,这毕竟是在下的家事——倒不如这样,咱们各退一步,刘巡抚将贵公子带回去好好管教,我这位夫人也留在家里,由我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