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八 暗中款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八 暗中款曲 (第2/3页)

直接的关系,你陆仁不是应该恨郭嘉的吗?怎么现在却又想着要救郭嘉的命?

    其实真论起来,陆仁与郭嘉之间的恩恩怨怨本来就是扯不清楚的事。郭嘉是害死了婉儿不假。可陆仁明白郭嘉那是为了保全自己,在不得已之下才选择了牺牲婉儿。这个事就好比说一个人被毒蛇给咬伤了手并且中了毒,同伴在迫不得已之下选择了砍掉中毒之人的那只手,以免毒血回流到心脏。那么这个时候。被砍掉了手的人又是不是应该去恨这个砍掉自己手的同伴?

    所以在这件事上,陆仁的想法是虽然理解但难以接受。但不管怎么样,自己与郭嘉之间当初的那份友谊与基情还是留在心里的。

    那么可能又有人会问了,你陆仁现在不是一直想修正与保持原有的历史进程。然后利用赤壁之战后的三足鼎力来保证自身的发展吗?可郭嘉要是没死,万一改变了赤壁之战的结局那又该怎么办?老曹不都叹息过“若奉孝在,必不教孤有此大失”吗?

    这个事真要说起来。可能陆仁自己都不怎么能说得清楚。硬要说的话,或许是因为陆仁其实早就预料到这场事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也就是郭嘉根本就不可能会听自己的这个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而像郭嘉这样的人,更是那种为了理想与追求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的狠人。

    换言之,就是陆仁知道自己即便是做了这场事,对自己原有的计划也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至于明知道会有个这样的结果却还要去做,却绝对不是陆仁在玩什么惺惺作态,因为陆仁根本就没那个必要。确切的说,应该是陆仁要是不这么做的话,心里面会不踏实。即便是明知道做不成,但只要做过、尽力过,也算是尽了一份人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这种心态就好像是蜀汉时期的诸葛亮。以诸葛亮的才干,难道会不清楚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方的时局,自己那个兴汉灭曹的理想只是一个梦?但诸葛亮却仍然选择了把北伐的事进行到底。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但是以诸葛亮的治国之才,真要是放弃北伐,再把蜀汉的门户紧紧一关,躲在川中把内政好好的治理一下,曹魏和孙吴至少在诸葛亮的有生之年会拿蜀汉一点办法都没有,诸葛亮也完全可以潇潇洒洒、轻轻松松的过完自己的一生。可是诸葛亮归究还是没有那样做,而是选择了不停的北伐,因为只有这样,诸葛亮的心才能安。

    再反映到陆仁的身上,陆仁也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态……

    郭嘉的来信,陆仁这会儿已经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几遍了。对于上面说的一些事情,陆仁除了苦笑摇头之外,要说没点惊讶甚至是惊恐,也实在是说不过去。自己前前后后耍的一些花招,虽然在出发点和观点上与郭嘉说的那些差了个十万八千里,但是其目的与效果到是被郭嘉给说了个八/九不离十。也就是说郭嘉如果真的想拆陆仁的台,诂计陆仁就只有哭的份了,只不过硬要那样做的话,对曹操也没什么好处,郭嘉因此也就乐得装傻充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